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使副的意思、使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使副的解释

(1).副使,正使的属官。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三:“ 契丹 历法与本朝素差一日, 熙寧 中, 苏子容 奉使贺生辰,适遇冬至,本朝先 契丹 一日,使副欲为庆,而 契丹 馆伴官不受。”

(2).指正使与副使。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宰执亲王南班百官入内上寿赐宴》:“若向者 高宗 朝,有外国贺生辰,朝贺赴筵,于殿上坐使副,餘三节人在殿廡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使副"是一个古代职官术语,主要含义如下:

  1. 本义:外交使团中的副职

    指古代派往他国或地区执行外交任务的正使("正使")的副手。其职责是协助正使处理外交事务,在正使缺席时可暂代其职。这一用法多见于宋代文献,如《宋史》中记载的外交使节团常设"正使"与"使副"之职。

  2. 引申义:泛指副职官员

    在更广泛的语境中,"使"可指代受命执行某项任务的官员,"使副"即此类官员的副职。例如在临时性差遣职务中,主官称"使",副手称"使副",共同负责特定事务。


权威来源参考:

网络扩展解释

“使副”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细微差异,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动宾短语用法
    “使副”指任命某人担任副职或副手的行为,常用于组织架构调整的语境,例如政府机构、企业或学校等场合。
    示例:某官员被“使副”为某部门的副职。

  2. 名词性用法

    • 副使身份:指正使的属官或助手,即“副使”本身。
    • 正副组合:也可指代正使与副使的统称,如外交使团中的正、副负责人。

二、历史与文献用例

  1. 宋代外交场景
    据宋代文献记载,“使副”在外交活动中常见。例如契丹使团来贺时,因历法差异引发争议,文献提到“使副欲为庆”,此处“使副”可能指正副使的联合行动。

  2. 官职体系中的角色
    副使作为辅助角色,需协助正使处理事务,如《战国策》中“秦武阳为副”的描述,体现了副职的辅助职能。


三、读音与扩展


四、使用建议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石林燕语》《梦粱录》等宋代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阿托品把持不定班茅吧儿狗避迹草率从事策画畅目尘冥忡惕虫虾脣齿相须翠霞刁钻促掏丢帽落鞋戙维东园秘器恶讨发咒分非高翔亘连光绪箍敛觚坛还避豪逸横截宏朗活脱脱羁碍脚色钧敌砍一枝损百枝来不及累官梁粝连率美选面靥摩睺罗伽男大须婚虐暑逆族诺尔迁绵青扈青琅编轻敲缓击跂訾日闇十二支失粘收簇塔夫绸天假之年吞舟是漏无碍会乡地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