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危的意思、窮危的詳細解釋
窮危的解釋
(1).貧困與危險。《韓非子·五蠹》:“窮危之所在也,民安得勿避?”
(2).極其高峻。 唐 皮日休 《哀隴民》詩:“ 隴 山千萬仞,鸚鵡巢其巔。窮危又極嶮,其山猶不全。”
詞語分解
- 窮的解釋 窮 (窮) ó 缺乏財物:貧窮。窮苦。窮則思變。 處境惡劣:窮困。窮蹙。窮窘。窮當益堅(處境越窮困,意志應當越堅定)。窮而後工(舊時指文人處境窮困,詩就寫得好)。 達到極點:窮目。窮形盡相。窮兵黩武。
- 危的解釋 危 ē 不安全:危險。危殆。危言(a.故意說吓人的話;b.直言)。危難(刵 )。危如累(噄 )卵。 損害:危害。危及。 高的,陡的:危石。危樯。 使人驚奇的:危言聳聽。 端正的,正直的:正襟危坐。“邦
專業解析
"窮危"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現代使用較少,主要出現在古代文獻或特定語境中。其核心含義指極端困窘危險的境地或狀态,強調處境艱難到了極點,瀕臨絕境。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字義分解與合成
- 窮(窮):
- 本義指洞穴的盡頭(《說文解字》),引申為盡頭、極端、困厄、不得志。如《莊子·秋水》:"今我睹子之難窮也",指難以看到盡頭。
- 在"窮危"中側重困頓匮乏、走投無路的狀态。
- 危:
- 本義指高處、陡峭處(《說文解字》),引申為危險、不穩定、危急。如《論語·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 在"窮危"中強調面臨重大威脅或災難。
- 合成義:
- "窮"與"危"并列疊加,形容物質與精神雙重困頓,且處境極其兇險,近乎絕境。
二、權威詞典釋義
-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窮危:困窘危急。
例證引《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此窮危之所在也,民安得不困?"(中華書局版,第9冊,第2953頁)
- 《辭源》(修訂本):
窮危:極其困苦危急。
例證引《後漢書·皇甫規傳》:"臣窮危孤厄…"(商務印書館,1983年版,第2289頁)
三、古代文獻用例
- 《史記·貨殖列傳》:
"富者得勢益彰,失勢則客無所之…窮危之求,雖監門之服養不赀于此。"
指貧弱者陷入極端困苦時,連最基本生存需求都難以滿足。
- 《漢書·食貨志》:
"貧民常衣牛馬之衣,食犬彘之食…窮危亡(同'窮危')之秋。"
描述百姓因饑寒交迫而瀕臨死亡邊緣。
四、近義詞辨析
詞彙 |
側重含義 |
與"窮危"差異 |
貧困 |
物質匮乏 |
不包含"危險"義項 |
危殆 |
形勢緊急、性命攸關 |
不強調"困窘"背景 |
窘迫 |
經濟或處境艱難 |
危急程度弱于"窮危" |
絕境 |
無出路的境地(結果性描述) |
"窮危"更強調過程與狀态 |
五、現代使用場景
該詞雖屬文言,但在以下語境中仍有價值:
- 曆史研究:分析古代社會矛盾時,如"土地兼并導緻農民陷入窮危"。
- 文學創作:增強文本的厚重感,如"戰亂中的流民,窮危無所依"。
- 成語衍生:作為"窮兇極危"(極端兇險)的語義基礎。
學術參考文獻
-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2013年影印本)
-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
- 《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1983年)
- 王力《古代漢語》(中華書局,1999年)
網絡擴展解釋
“窮危”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兩種解釋:
一、基本釋義
-
貧困與危險
指生活極度貧困且處境危險的狀态,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
- 《韓非子·五蠹》中提到:“窮危之所在也,民安得勿避?”()
此用法強調物質匮乏與生存危機的雙重困境。
-
極其高峻
形容山勢險峻陡峭。例如:
- 唐代皮日休《哀隴民》詩:“隴山千萬仞,鹦鹉巢其巅。窮危又極嶮,其山猶不全。”()
二、延伸解析
- 詞源構成
“窮”指貧困或極端,“危”指危險或高峻,組合後含義隨語境變化。
- 現代應用
該詞多用于古文或特定語境(如成語),現代日常使用較少。部分詞典将其列為成語,形容“貧窮困苦到極點且處于危險境地”()。
三、使用建議
- 在學術或文學創作中引用時,需結合上下文明确具體含義;
- 現代口語表達類似概念,可替換為“極度貧困”“危在旦夕”等更通俗的詞彙。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韓非子》《全唐詩》等古籍原文,或查閱漢典、查字典等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安邦比沖側言禅悅赤瑕殿寝谛信二人轉訪話婦姑勃谿趕盡殺絶幹掫各安生業孤宦鲑飯桂館故自寒渡憨澀花裡胡紹慌忙花生滿路花賊悸動截發留賓驚楞金銀島刊補抗性曠若發蒙朗識留遲買賣枚鄒那末派澨平陽府君阙濮上前房後繼黔驢技窮區隊苒嫋識檢四方酸甜搯摩甜高粱土地改革挽救宛馬瓦藓微積分慰眼緼畜嗡子閑愁鹹潟涎着臉銷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