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待業保險的意思、待業保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待業保險的解釋

即“失業保險”(47頁)。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待業保險是中國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指勞動者因非自願失業導緻收入中斷時,由政府和社會依法提供物質幫助及就業服務的制度。該制度旨在保障失業人員在待業期間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時通過職業培訓、崗位推薦等方式促進再就業。

制度核心内容:

  1. 覆蓋對象

    包括企業職工、事業單位人員及依法參保的靈活就業群體,具體覆蓋範圍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四十四條規定。

  2. 資金來源

    由用人單位與職工共同繳納,繳費比例按國家統一标準執行。例如,用人單位繳費比例通常為工資總額的2%,職工個人繳納1%(數據參考國務院《失業保險條例》第六條)。

  3. 領取條件

    需滿足三個條件:失業前已繳納保險費滿一年;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已辦理失業登記并存在求職意願(依據《社會保險法》第四十五條)。

  4. 保障期限與标準

    最長可領取24個月,金額根據繳費年限和當地最低工資标準确定。例如,北京2025年失業保險金标準為每月2184元(數據來源: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5. 附加服務

    包含職業培訓補貼、創業扶持等就業促進措施,部分省份如廣東省已實現失業保險待遇申領全程線上辦理(參考《廣東省失業保險條例》第二十條)。

網絡擴展解釋

待業保險是中國在特定曆史時期對“失業保險”的舊稱,主要用于描述改革開放初期為失業人員提供的生活保障制度。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待業保險指勞動者在失業(即“待業”)期間,由國家或社會提供的經濟保障措施,旨在維持其基本生活需求并減輕經濟壓力。這一制度主要覆蓋因企業破産、裁員等原因失去工作的人群。

2.曆史背景與演變

3.保障對象與條件

根據1993年《國有企業職工待業保險規定》,適用人群包括:

4.資金來源與用途

5.現狀與意義

當前中國已全面采用“失業保險”概念,待業保險作為曆史術語,反映了社會保障制度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現行失業保險制度更注重與職業介紹、技能培訓等就業服務結合,幫助失業者重新就業。

如需了解更具體的申領條件或政策細節,可參考《失業保險條例》或咨詢當地社保部門。

别人正在浏覽...

闇傷抱布貿絲卑約逼隘弊蠹炳麟彩服長籌沖昧踹水遄水楚劍毳錦當戶颠撲第一官鬥隊恩同再造發紅佛螺負帶攻禜顧哀骨殖匣漢語大字典瘊子甲緩耳忽喇叭渾漫蹇舛進趣決雲舉踵思慕離鶴蘆柴麻紗夢華男花葩髿捧戴雀芋髯參軍殺禮十二門首尾相衛耍拳熟省司董似乎脫盲外閑踠折穩子賢昆憲制仙宗小分隊邪枉心存目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