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川的意思、三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川的解釋

(1).三條河流的合稱,所指不一。(1) 西周 以 泾 、 渭 、 洛 為三川。《國語·周語上》:“ 幽王 二年, 西周 三川皆震。” 韋昭 注:“三川, 涇 、 渭 、 洛 ,出於 岐山 。”(2) 東周 以 河 、 洛 、 伊 為三川。《戰國策·秦策一》:“親 魏 善 楚 ,下兵三川。”《文選·鮑照〈詠史〉》:“五都矜財雄,三川養聲利。” 李善 注引 韋昭 曰:“有 河 、 洛 、 伊 ,故曰三川。”

(2).指洛陽。 南朝 宋 顔延之 《北使洛陽》詩:“前登 陽城 路,日夕望三川。” 唐 王維 《送韋大夫東京留守》詩:“雲旗蔽三川,畫角發龍吟。” 趙殿成 注:“《史記》索隱:三川,今 洛陽 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川”一詞在不同曆史時期和語境中有多種解釋,主要可歸納為以下三方面:

  1. 地理概念的三條河流

    • 西周時期:指泾河、渭河、洛河(出自岐山),《國語》記載“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即這三條河流發生地震。
    • 東周時期:演變為黃河、洛河、伊河,如《戰國策》中“下兵三川”即指此區域。
  2. 地名的代稱

    • 指洛陽地區:因河、洛、伊三川流經,戰國後常以“三川”代指洛陽。例如南朝顔延之詩句“日夕望三川”,唐代王維“雲旗蔽三川”均指洛陽。
    • 行政區域:秦設三川郡,轄今河南黃河以南、北汝河上遊等地,漢初改為河南郡。
  3. 其他引申含義

    • 現代用法:部分資料将長江、黃河、淮河并稱三川(此說法較少見,需結合具體語境)。
    • 人名寓意:作名字時,“三”象征堅定智慧,“川”喻指清闊豪邁,整體寓意品行高尚、運勢亨通。

曆史文獻中的“三川”需結合時代背景判斷具體指代,西周至東周從泾渭洛轉向河洛伊,并衍生為洛陽及周邊行政區域的名稱。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國語》《戰國策》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川

《三川》是一個漢字詞,含義為“三道江河的合稱”。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部首:一、二、人(三的部首)
拆分筆畫:共四筆

來源

《三川》一詞源自于我國古代的地理稱謂。在古時候,長江、黃河和淮河三條重要的江河被統稱為“三川”,因其在中國境内地理位置重要且對周圍地區有重要影響。

繁體

《三川》的繁體字為「三川」。

古時候漢字寫法

據史書記載,古時寫作「三川」的方式為「又三小木」。具體寫法如下:
一橫:一
二豎:丨
三撇:㇑
四撇:㇝
五橫:一
六豎:丨

例句

1. 三川之水滋潤了這片土地。
2. 三川蜀地,山川秀美,風景如畫。

組詞

1. 三川交彙
2. 三川分流
3. 三川湖泊
4. 三川平原

近義詞

江河交彙處、三江并流、三江口

反義詞

單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