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偵察巡邏的士卒。《水浒傳》第九一回:“又有兩路哨軍報道:‘ 輝縣 、 武涉 兩處圍城兵馬,聞 陵川 失守,都解圍去了。’” 明 戚繼光 《紀效新書·守哨》:“夜遇有警,看近海下墩哨軍6*火箭號響,止燒放草屋一座。”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哨軍漢語 快速查詢。
“哨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文獻記載:
字義擴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軍事制度,可查閱《水浒傳》相關章節或戚繼光軍事著作。
哨軍是指在軍隊中負責偵察和警戒任務的士兵或軍官。他們通常被派往前方或敵後進行偵察工作,以獲取情報并保護軍隊的安全。
哨軍的部首是口(kǒu),共有9個筆畫。
哨軍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它的發展演變經曆了多個階段。在繁體字中,哨軍的寫法為「哨軍」。
在古代漢字中,哨軍的寫法與現代相比有所差異。具體而言,「哨」字在古代以「石/言」的字形形式呈現,「軍」字則是由「冖」和「君」組合而成。
以下是一些使用哨軍一詞的例句:
1. 在戰争中,哨軍的勇敢和機智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2. 哨軍報告稱,敵軍正在向我方陣地逼近。
3. 哨軍在夜晚默默地巡邏,保護着全體戰士的安全。
組詞:哨兵、哨位、哨站、哨子
近義詞:偵察兵、斥候、偵查員
反義詞:後勤部隊、後方部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