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瓠瓜幹。 晉 程曉 《贈傅休奕》詩:“厥醴伊何,玄酒瓠脯。”《晉書·祖逖傳》:“玄酒忘勞甘瓠脯,何以詠恩歌且舞。”
“瓠脯”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 詞義解析
2. 補充說明
若需進一步考證,建議結合權威詞典或文獻(當前搜索結果權威性較低,需謹慎參考)。
《瓠脯》是指以葫蘆和蜜餞制成的食品。瓠指的是葫蘆,脯指的是蜜餞,因此整個詞的意思就是葫蘆蜜餞。
《瓠脯》由兩個部首構成,分别是瓦和⽄。瓦是瓠的部首,⽄是脯的部首。
瓦的筆畫數為5,⽄的筆畫數為5。
《瓠脯》這個詞最早來源于中國古代文學作品《詩經·豳風·伐檀》中的一句話:“維蘊維瓠,洵美且都。”意為“這蜜餞葫蘆,真是美麗而香甜。”從那時起,人們開始使用這個詞來指代葫蘆蜜餞。
《瓠脯》的繁體字為「瓠脯」,字形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瓠字的寫法有所不同,常見的一種寫法是「㞞」,另外還有一種寫法是「瓡」。脯字在古代的寫法基本保持一緻。
1. 奶奶特意熬制了一些瓠脯,甜而不膩。
2. 這家老字號店鋪出售的瓠脯制作精細,深受顧客喜愛。
1. 瓠瓜:指葫蘆。
2. 脯子:指蜜餞。
1. 糖葫蘆:指一種由葫蘆串成的蜜餞食品,與瓠脯類似。
2. 酥糖:指一種口感酥脆的糖制品,與蜜餞類似。
《瓠脯》的反義詞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