宓穆的意思、宓穆的詳細解釋
宓穆的解釋
安詳靜穆。《淮南子·覽冥訓》:“道鬼神,登九天,朝帝於靈門,宓穆休於 太祖 之下。” 高誘 注:“宓,寧也;穆,和也;休,息也。”
詞語分解
- 宓的解釋 宓 ì 安靜。 姓。 宓 ú 古同“伏”,“伏羲”亦作“宓羲”。 筆畫數:; 部首:宀; 筆順編號:
- 穆的解釋 穆 ù 溫和;穆清(a.清平;b.指上天)。穆如清風。 恭敬:嚴肅:肅穆。靜穆。 古同“默”,沉默。 古代宗廟次序,父居右為“昭”,子居左為“穆”。 姓。 筆畫數:; 部首:禾;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宓穆
讀音:mì mù
詞性:形容詞
一、基本釋義
“宓穆”形容環境或氛圍的安甯、寂靜、莊重之态,強調深沉而肅穆的靜谧感。
- 宓:古同“谧”,意為安甯、安靜(《說文解字》:“宓,安也”)。
- 穆:意為恭敬、肅穆(《爾雅·釋訓》:“穆穆,敬也”)。
兩字組合後,強化了“深遠寂靜中蘊含莊重”的意境。
二、深層内涵
- 自然環境的幽深靜谧
多用于描寫山林、夜色等自然場景的深沉寂靜,如“宓穆的深谷”“月下宓穆”。
- 人文氛圍的莊嚴肅穆
形容儀式、廟宇等場合的肅靜莊嚴,如“殿堂内宓穆無聲,唯聞鐘磬”。
三、使用場景與示例
- 文學描寫:
“四野宓穆,唯聞溪聲潺潺。”(描繪自然幽靜)
- 禮儀場景:
“祭祀之時,全場宓穆,以示虔敬。”(強調肅穆氛圍)
四、權威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
收錄“宓穆”詞條,釋義為“安甯靜穆”。
-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1998年。
釋“宓”通“谧”,表安靜;“穆”表嚴肅,合成詞強調肅靜之境。
五、同義詞辨析
- 靜谧:單純指環境安靜,不強調莊重感。
- 肅穆:側重嚴肅恭敬,少自然意境。
“宓穆” 兼具二者特質,更富文學性與古典韻味。
注:因未搜索到可直接引用的線上權威詞典鍊接,釋義依據《漢語大詞典》《古代漢語詞典》等紙質權威辭書。實際使用中需注意該詞屬書面語,現代語境較少出現。
網絡擴展解釋
“宓穆”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mì mù,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本含義
“宓穆”意為安詳靜穆,形容一種安甯、和諧的狀态。
- 例如:《淮南子·覽冥訓》中提到“宓穆休於太祖之下”,描述人與道合一的超然境界()。
二、詞源解析
-
單字釋義
- 宓(mì):《說文解字》解釋為“安也”,本義為安甯、平靜,字形由“宀”(房屋)和“必”組成,象征居所内的靜谧()。
- 穆:本義為溫和、恭敬,引申為和諧、肅穆。
- 二字組合後,強化了“安甯和諧”的意境。
-
文獻出處
最早見于《淮南子·覽冥訓》:“道鬼神,登九天,朝帝於靈門,宓穆休於太祖之下。”
- 高誘注:“宓,寧也;穆,和也;休,息也”,即通過“宓穆”表達人與道融合後的甯靜狀态()。
三、用法與語境
- 文學場景:多用于描述自然、人物或精神境界的安詳靜穆,如道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狀态。
- 現代應用:較少用于日常口語,常見于古文解析或文學創作中。
四、相關擴展
- 近義詞:靜谧、肅穆、安谧。
- 反義詞:喧鬧、嘈雜、紛亂。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淮南子》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哀冊挨身安赫爾瀑布百子榜尾禀仰逋米倡園花辍己俶奇典要爾綿放敶梵樓規則合骨劃定活門簡筆建義蛟室鮆刀魚寖廢金鐎俊嬌郎君盧溝橋事變律斬馬角牛駡吻米巫抹額懦脆庖脍辟逃淺識杞柳傾懷傾接輕氣孺月射糧軍設驗食具室屬詩說首面水盞庶征書帙樹樁俗表堂屋條循吐故納新吞炭未妨相稱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