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慎行的意思、慎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慎行的解釋

行為謹慎檢點。《孝經·感應》:“宗廟緻敬,不忘親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 唐 孟郊 《送鄭仆射出節山南》詩:“惜命非所報,慎行誠獨艱。” 明 方孝孺 《求古齋記》:“ 慈溪 孫君 元禮 篤學而慎行。”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慎行”是一個漢語詞彙,意為行為謹慎檢點,強調在行動中保持審慎态度。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慎行”指在行動或決策時深思熟慮,避免輕率冒進,需考慮潛在風險與後果。其核心是謹慎處世、自我約束,如《孝經》所言:“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即通過約束行為維護個人與家族聲譽。

二、出處與經典引用

  1. 《禮記·缁衣》最早提出:“行必稽其所敝,則民謹于言而慎于行”,強調言行需三思。
  2. 唐代孟郊在詩中感歎:“慎行誠獨艱”,體現實踐之難。
  3. 明代方孝孺以“笃學而慎行”評價他人,反映儒家對德行的重視。

三、現代應用與延伸

四、相關成語與擴展

“慎行”既是傳統道德準則,也是現代行為規範,適用于個人成長、職業操守等多個層面。其内涵隨時代演變,但核心始終是以審慎态度約束行為,實現自我與社會價值的平衡。

網絡擴展解釋二

慎行的意思

慎行是指在行為和态度上謹慎小心、審慎遵守的意思。它強調人們應該謹慎選擇行動,慎重對待自己的言行,與他人保持適當的距離,避免冒險和沖動。

拆分部首和筆畫

慎行的部首是心,表示與情感、内心相關。它的總筆畫數為11。

來源和繁體

慎行是一個古老的漢字,它最早出現在《周禮·地官司徒氏》中。在漢字的發展過程中,慎行的寫法逐漸演變為現代簡化字“慎行”。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慎行寫作“慎行”,字形整體較為莊重,橫平豎直,以方正的結構呈現。它的心部寫作“㣺”,表示“慎重”的意思,而行部寫作“行”,表示行為、舉止。

例句

1. 在處理這個問題時,我們必須慎行,避免造成更大的麻煩。

2. 作為一名公務員,他時刻以慎行為準則,不輕易發表個人言論。

3. 孩子們在學校或家庭中都應該明白慎行的重要性,遵守規則和紀律。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慎重、慎思、慎終、慎小事

近義詞:小心、謹慎、慎重

反義詞:魯莽、輕率、放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