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一律收羅藏蓄。 明 李東陽 《送南京國子祭酒謝公詩序》:“ 董子 稱王者以教化為大務,蓋天下之人才風俗皆於是關焉,州庠黨序多收并畜,不能當百一之選。”
“多收并畜”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關于該詞的詳細解釋及分析:
指廣泛收集、收納并儲存各類事物或人才,強調包容性和兼容并蓄的态度。例如在文化、教育等領域,表示對多樣性的接納與保存。
適用于描述文化、學術、政策等領域中對多元性的包容态度。例如:“博物館多收并畜,保存了不同文明的文物。”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完整出處,可參考上述來源網頁。
《多收并畜》是一個成語,它的意思是指多收集和豐富積累。這個成語主要用于指個人或者組織在收集和積累資源方面的能力。
《多收并畜》這個成語的部首拆分是“夕”、“缶”和“牛”,其中部首“夕”讀作“xi”,部首“缶”是“fou”,部首“牛”是“niu”。這個成語的總筆畫數是15。
《多收并畜》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戰國策·魏策四》這本書中,是戰國時期的一個政治家衛鞅提出的。繁體字是「多收並畜」。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多收并畜》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是「多收併畜」。這些古代寫法現在已經不常見了,而被現代簡化字所取代。
1. 他是一個勤奮學習、多讀書的人,不斷地多收并畜各種知識。
2. 這個公司将多種業務融合起來,多收并畜資源,進一步擴大了市場份額。
根據《多收并畜》這個成語,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語:
- 多收:指積極主動地增加收入、獲取更多資源。
- 并畜:指将不同的資源或者資本融合在一起進行管理或者利用。
近義詞:收藏、積累、聚集
反義詞:浪費、散漫、揮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