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戈秣馬的意思、砺戈秣馬的詳細解釋
砺戈秣馬的解釋
磨戈喂馬。比喻作好戰鬥準備。《舊唐書·劉仁軌傳》:“雖妖孽充斥,而備預甚嚴,宜礪戈秣馬,擊其不意,彼既無備,何攻不克?”
詞語分解
- 砺的解釋 砺 (礪) ì 粗磨刀石:砺石。 磨(?):砥砺(磨煉)。磨砺。 筆畫數:; 部首:石; 筆順編號:
- 秣馬的解釋 飼馬。《左傳·襄公二十六年》:“簡兵蒐乘,秣馬蓐食。”《國語·吳語》:“ 吳王 昏乃戒,令秣馬食士。” 晉 袁宏 《後漢紀·桓帝紀》:“ 尚 使人慰勞曰:‘蠻人多寳,足富數世,諸卿但不併力耳!所亡何
網絡擴展解釋
“砺戈秣馬”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lì gē mò mǎ,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 本義:磨利兵器(“砺戈”),喂飽戰馬(“秣馬”),指做好戰鬥前的物資準備。
- 比喻義:比喻為某件事(尤其是重大行動)提前做好充分準備。
出處與典故
- 曆史文獻:出自《舊唐書·劉仁軌傳》:“宜砺戈秣馬,擊其不意,彼既無備,何攻不克?”
——劉仁軌建議在敵方無防備時突襲,強調戰前充分準備的重要性。
用法與語境
- 語法功能:通常作謂語,用于描述備戰狀态,如:“公司為新産品上市砺戈秣馬。”
- 適用場景:多用于軍事、競賽、商業競争等需要周密籌劃的領域。
近義詞
- 厲兵秣馬:含義完全相同,可互換使用。
- 嚴陣以待:強調以嚴謹态度等待行動時機。
結構解析
- 單字釋義:
- 砺:磨刀石,引申為“磨利”。
- 戈:古代兵器,代指武器。
- 秣:喂牲口。
- 馬:戰馬。
擴展說明
該成語強調“物質與精神的雙重準備”,既有實際物資的整頓,也隱含戰略謀劃的周全性。現代語境中,可用于形容企業、團隊或個人為重大目标積極籌備的狀态。
網絡擴展解釋二
砺戈秣馬
砺戈秣馬(lì gē mó mǎ)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備戰軍馬、整頓軍備。它由“砺”、“戈”、“秣”、“馬”四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 砺:石 (shi) + 利(li);筆畫數:9
- 戈:戈(ge);筆畫數:4
- 秣:禾(he) + 木(mu);筆畫數:9
- 馬:馬(ma);筆畫數:3
來源
《紅樓夢》第七十三回:“砺戈鎮壓,秣馬厲兵。”傳統語境中認為,這個成語來源于《曹子建碑銘》。它用于形容忠誠于朝廷的大臣整頓軍備,以備戰之用。
繁體
繁體形式為:“礪戈穆馬”。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這個成語的漢字寫法與現在稍有不同,具體寫法如下:
礪:礻(shi) + 利(li)
戈:戈(ge)
穆:禾(he) + 木(mu)
馬:馬(ma)
例句
他帶領着士兵們砺戈秣馬,為了保衛家園。
組詞
組詞示例:砺劍、秣馬厲兵、鞍馬勞頓。
近義詞
近義詞示例:鎮壓、整頓軍備。
反義詞
反義詞示例:緩兵之計、放任自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