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仙韶院的意思、仙韶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仙韶院的解釋

唐文宗 時,宮中樂工伶人所住之處。《舊唐書·文宗紀下》:“﹝ 開成 三年﹞己酉,改法曲為仙韶曲,仍以伶官所處為仙韶院。”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仙韶院是中國古代宮廷音樂機構名稱,特指唐代設立的掌管雅樂及宮廷宴樂的教習與演出的官方機構。其名稱蘊含仙境般美妙音樂之意,體現了對宮廷藝術水準的極高追求。

一、機構性質與曆史沿革

仙韶院隸屬于唐代太常寺,是專司宮廷音樂舞蹈教習、創作與表演的管理機構。唐玄宗時期因重視樂舞發展而強化其職能,彙集了全國頂尖樂工與舞伎。宋代沿襲此制,仍設仙韶院掌管教坊樂。據《新唐書·百官志》載,太常寺下設的"仙韶院"與"梨園"并行,共同承擔宮廷藝術活動。

二、職能與藝術特色

其核心職責包括:

  1. 雅樂傳承:演習祭祀、朝會所用的正統雅樂,如《唐會要》所載"大祠祀皆用太常雅樂";
  2. 宴樂創編:為宮廷宴飨創作新曲目,尤以《霓裳羽衣曲》等融合胡樂與中原樂風的法曲聞名;
  3. 藝人培養:選拔訓練樂伎,唐代詩人張籍《法曲歌》中"仙韶院伎新承澤"即指其培養體系。

三、文化影響與名稱淵源

"仙韶"二字取自《尚書·益稷》"箫韶九成,鳳凰來儀",韶樂原為舜時雅樂,後引申為至美之樂。唐代以"仙"字修飾,既暗合玄宗崇尚道教的文化背景,亦凸顯音樂超凡脫俗的意境。宋代《楊太真外傳》更将仙韶院與楊貴妃《霓裳羽衣舞》的演繹直接關聯,強化了其在宮廷藝術中的象征地位。

四、文獻佐證

《漢語大詞典》釋"仙韶"為"唐代宮廷樂舞名",并引元代宋旡《唐宮》詩"仙韶一部選輕盈"佐證其藝術特質。《宋史·樂志》亦載南宋紹興年間"複置仙韶院",印證其制度延續性。


參考資料來源

  1. 《新唐書·百官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2. 王溥《唐會要·卷三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
  3. 李昉《太平禦覽·樂部》(中華書局影印本)
  4. 《漢語大詞典》"仙韶"詞條(上海辭書出版社)
  5. 《宋史·樂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仙韶院”是唐代宮廷音樂機構,具體釋義如下:

一、基本定義 指唐文宗時期(827-840年在位)設立的宮廷樂工與伶人居住及演練的場所。根據《舊唐書》記載,開成三年(838年),唐文宗下令将“法曲”更名為“仙韶曲”,并将相關樂工居所定名為“仙韶院”。

二、名稱解析

  1. “仙”:象征仙境,暗喻音樂超凡脫俗,如神仙之境;
  2. “韶”:源自上古舜帝時期的《韶》樂,代表高雅宮廷音樂;
  3. “院”:指官方機構或場所。 組合意為“演奏仙樂般高雅音樂的宮廷機構”。

三、職能與曆史背景 仙韶院專司法曲(融合中原樂與西域樂的宮廷燕樂)的演奏與創新,是唐代音樂文化鼎盛的體現。其設立反映了唐文宗對雅樂的推崇,試圖通過改制恢複禮樂傳統。

四、文學象征意義 後世文學作品中常以“仙韶院”借代宮廷樂舞的華美,或比喻藝術氛圍濃郁的環境。例如宋代詩詞中可見用其形容樂舞場景。

擴展說明:
仙韶院與教坊、梨園等同屬唐代音樂管理體系,但更側重雅樂。其存續時間較短,隨着唐末戰亂逐漸消失,相關記載多見于《舊唐書》《新唐書》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八觀北固山表飾撥亂濟危超越處當從頭至尾代室黛紫搗蛋盜誇導驺大酺斷敵封底佛迹溉盥閣臣苟隨狗爪子和朗花棵荒擾華首晦雺降命谏郎卷石渴吻聯合龍争虎鬦沐薰内備拈輕怕重扭捏作态旁轉敲鑼放炮請朔擎天手棄損啓寤全能冠軍确拟攘外安内三枭射程伸舒試點售赇殊私絲竹貪酷騰的甜冤對梯己話通盤顯山露水崤底黠鼠細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