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畫粥的意思、畫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畫粥的解釋

宋 範仲淹 早年求學時曾寄居僧寺,貧困異常,每日“惟煮粟米二合作粥一器,經宿遂凝,以刀為四塊,早晚取二塊。”見《宋朝事實類苑》卷九引 宋 文瑩 《湘山野錄》。後以“畫粥”為安于貧困之典。 清 王夫之 《石崖先生傳略》:“兄於世故,雅不欲涉,而戢志以支補者,唯下帷畫粥敦孝友,為族黨鄉鄰所推重。” 清 方文 《贈白孟新仲調移居》詩之二:“畜鷄供老母,畫粥度荒年。”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畫粥”是一個源自宋代的曆史典故,常用來形容安于貧困、刻苦自勵的生活态度。具體解釋如下:

詞源與典故

該詞源于宋代名臣範仲淹的早年經曆。據《宋朝事實類苑》引宋文瑩《湘山野錄》記載,範仲淹在求學期間寄居僧寺,因貧困每日隻能煮少量粟米粥。他将煮好的粥靜置冷卻凝固後,用刀劃成四塊,早晚各取兩塊充饑。這種将粥切割分食的行為被稱為“畫粥”。

引申含義

  1. 安貧苦讀的象征:後人多用“畫粥”比喻在困境中堅持志向、不因物質匮乏而放棄的精神。
  2. 節儉自律的典範:範仲淹後來官至參知政事,這段經曆成為曆代文人推崇的清貧自守典範。

示例用法

背景補充:範仲淹“畫粥斷齑”的故事常與“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名句并提,其精神至今仍被用作教育素材,體現中國傳統士大夫的修身理念。

網絡擴展解釋二

《畫粥》這個詞的意思

《畫粥》是一個成語,指的是形容畫面或文字描繪得非常生動、細膩、有趣,讓人感覺就像是看到了熱氣騰騰、香噴噴的熱粥一樣。它常用來形容文學、繪畫作品表現得十分生動或形象。該成語主要用于誇獎寫作或繪畫手法的獨特,讓人有真實的感受。

拆分部首和筆畫

《畫粥》這個成語拆分為「畫」和「粥」兩個字,「畫」是藝術創作的形式之一,它的部首是「彡」,總共有4劃;「粥」是一種食物,它的部首是「米」,總共有8劃。

來源及繁體

《畫粥》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唐代文人張彥遠的《畫粥帖》中。他以描繪寫實和繪畫的方式,将粥的形态、香氣、味道等完美地展現出來。後來人們用「畫粥」來形容其他的文學或繪畫作品的生動精彩。

在繁體字中,「畫粥」的寫法為「畫粥」。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畫」的寫法較為簡化,類似于「冖」;「粥」的寫法則與現代相同。

例句

他的小說描寫得非常生動,好像能聞到書中描述的畫粥的香氣。

組詞

畫卷、畫龍點睛、畫虎類犬、畫餅充饑、畫地為牢

近義詞

栩栩如生、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活色生香、栩栩欲活

反義詞

畫蛇添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