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神霄的意思、神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神霄的解釋

(1).道教謂九天中之最高者。《宋史·方技傳下·林靈素》:“既見,大言曰:‘天有九霄,而神霄為最高,其治曰府。’”

(2).仙境,天庭。 明 劉基 《題紫虛觀用周伯溫韻》:“傳聞仙子常時到,應是神霄有路通。”

(3).謂神靈消失而不可複見。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雖潛處於太陰,長寄心於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悵神霄而蔽光。”《文選·洛神賦》作“神宵”, 李善 注:“宵,化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神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道教天界概念 《漢語大詞典》釋為「道教所稱九天最高層」,指代三十六天中最高天界。《辭海》補充其源自「三清境」理論,象征元氣未分、混沌初開的太初之境,是元始天尊的居所。宋代道經《高上神霄宗師授經式》具體描述其為「玉清之上,虛無缥缈」的終極仙境。

二、神霄派專稱 特指北宋末林靈素創立的神霄派,《中國道教史》記載該派以「神霄玉清真王」為最高神,主張通過雷法溝通天人,其符箓體系對宋元道教影響深遠。南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載徽宗曾自封「教主道君皇帝」,敕令全國建神霄玉清萬壽宮。

三、文學意象延伸 在詩詞中常喻指極高處,如宋人曹勳《法曲·散序》有「神霄九重,俯視塵寰」之句(《全宋詞》卷四)。明清小說《封神演義》第三十五回「神霄洞内煉金丹」的描寫,則糅合了道教仙境與文學想象。

主要參考資料:

  1.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
  2. 夏征農主編《辭海》
  3. 卿希泰《中國道教史》
  4. 吳曾《能改齋漫錄》
  5. 唐圭璋編《全宋詞》

網絡擴展解釋

“神霄”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源自道教文化和文學意象,具體解釋如下:

  1. 道教九天中的最高天界
    道教将天分為九重,“神霄”是其中最高的一層,被視為玉清真王(南極長生大帝)的治所。如《宋史》記載:“天有九霄,而神霄為最高,其治曰府”,《道法會元》也提到神霄府是南極長生大帝統領衆神、掌管雷霆之處。

  2. 代指仙境或天庭
    在文學作品中,“神霄”常被用來象征缥缈崇高的仙境。例如明代劉基的詩句“傳聞仙子常時到,應是神霄有路通”,即借“神霄”暗喻通往天庭的路徑。

  3. 神靈隱沒不可見的狀态
    曹植《洛神賦》中“雖潛處于太陰,長寄心于君王”一句,有學者認為“神霄”在此引申為神靈消失、難以追尋的含義。

  4. 成語中的引申義
    作為成語時,“神霄”形容極高之處或高遠境界,如“直上神霄”比喻志向遠大。

其他補充

以上釋義綜合了道教經典、文學作品及曆史記載,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指向。

别人正在浏覽...

百技榜楚變軌變小标線不得了疊鼓二百五匪石匪席風緊公舍骨邦傀然過式孤霜蒿露賄遺晦在虎魄疆禺精良金屬陶瓷炯燿鸠腳九縣卷帻渴而穿井科谪曠塗樂而忘憂連居莅蔔裡屋溟渤銘镌木理哪咤氣短攘翦認拘山兒上着沈大高速公路生龍活現沈光香詩牀司馬門嗣虐貪賢天賜之福徒從屯蹶否塞脫葉托谕亡身委畀為蛇添足無繼民小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