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人坐卧的用具。 元 張可久 《清江引·張子堅席上》曲:“詩牀竹雨涼,茶鼎松風細。”
“詩牀”這一表述在常規漢語詞彙中并不常見,可能為生造詞或存在書寫誤差。以下為兩種可能的解釋方向:
拆分理解
隱喻或特定語境
若為文學比喻,可能指“詩歌的載體或寄托”,如将詩歌比作承載情感的“床”。但此用法缺乏文獻佐證,需結合具體上下文判斷。
建議:
詩牀,又稱詩榻,是漢字詞彙,由兩個部首組成:詞牙和牀。詞牙是表示詩歌的意思,而牀則表示床。
拆分部首和筆畫:
詞牙:言字旁 + 心字底,總共7筆;
牀:牛字旁 + 廣字底,總共7筆。
來源:
詩牀一詞最早見于《文選·幹寶·詩話》中,文中提到:“獨坐詩牀之上,将胸次顧視。”
繁體:詩床
古時候漢字寫法:
詩牀在古代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寫作“詩床”,床字的上方有一個“廣”字旁,表示床的意思。
例句:
1. 美景之下,他坐在詩牀上,吟誦着自己的作品。
2. 這間書房裡,隻有一張詩牀和一張書桌。
組詞:
1. 詩人:寫詩的人。
2. 床上:在床上的位置。
3. 書房:專門用于讀書、寫字的房間。
近義詞:
詩榻:與詩牀意思相同,也指寫詩的地方。
反義詞:
簡易床:與豪華的詩牀相對,指簡單、普通的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