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二百五的意思、二百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二百五的解釋

[stupid person] 俗語。常指傻頭傻腦,不很懂事,而又倔強莽撞的人

詳細解釋

(1).方言。不中用。 ********* 《收回6*教育權》:“在國民革命以前,目下二百五的 中國 政府和 中國 教育界,都不會有收回的決心。”

(2).方言。指傻氣或魯莽的人。 田漢 《盧溝橋》第三幕:“我是一個老頑固,也是個二百五,心裡怎麼想,嘴裡就怎麼說。” 馬烽 西戎 《呂梁英雄傳》第三回:“ 周毛旦 本來就是個二百五脾氣,不由得兩眼冒火。”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二百五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二百五”是中國民間常用的俚語,主要用來形容人行為莽撞、思維簡單或處事不成熟。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該詞通常指代傻頭傻腦、不谙世事且行事倔強莽撞的人,帶有調侃或批評的意味,但并非粗口。例如形容某人做事欠考慮時,可能會說“你真是個二百五!”

二、用法特點

  1. 語境靈活:可用于親友、同事或陌生人,情感色彩從戲谑到斥責不等,需結合語氣判斷。
  2. 文化差異:部分地區(如北方)使用更頻繁,常與“半吊子”關聯,表示能力或性格不完善。
  3. 語法功能:多作主語、賓語或定語,如“這事交給二百五辦準砸”。

三、來源争議
關于詞源主要有兩種說法:

四、現代延伸
如今該詞不僅形容愚鈍,也擴展至批評行事輕率、缺乏分寸的行為。例如公衆人物失言或做出争議舉動時,可能被網友調侃為“二百五操作”。

注意:使用時需考慮場合,親密關系間多為玩笑,正式場合或對陌生人可能引發誤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二百五》的意思

《二百五》是一個俚語,用來形容一個愚蠢、傻呆、不智的人。通常用來戲谑、調侃或嘲笑某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二百五》這個詞的部首是“二”,有兩個筆畫。

來源

這個俚語的來源有多種說法。一種說法是來源于普通話發音上的誤解。漢字“傻”和“傻”聲母字母“sh”發音相似,所以有人将“傻”誤讀為“啥”,而“啥”讀音類似于“二百五”。另一種說法是源于傻子的智商指标。按照中國農曆,二月初五是鬼節,被認為是傻子們的節日,而“二百五”就是傻子的代表。

繁體

《二百五》在繁體中的寫法是「二百五」。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二”由兩個“一”組成。而“百”則由“人”和“白”組成。

例句

他真是個二百五,什麼都不懂。

組詞

二百五貨,二百五樣,二百五事

近義詞

傻瓜、呆子、蠢貨、傻子

反義詞

聰明人、智者、聰明伶俐的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