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虎珀 ”。樹脂入地多年,經過石化而成。質優者,用作珍貴裝飾品;較差者,用作藥物。亦有用作器物,如杯、瓶、枕之類。今寫作“琥珀”。《漢書·西域傳上·罽賓國》:“﹝ 罽賓國 ﹞出封牛、水牛、象、大狗、沐猴、孔爵、珠璣、珊瑚、虎魄、璧流離。” 晉 郭璞 《玄中記》:“楓脂淪入地中,千秋為虎珀。”《宋書·武帝紀下》:“ 寧州 嘗獻虎魄枕,光色甚麗。時将北征,以虎魄治金創,上大悅,命擣碎以付諸将。”參見“ 琥珀 ”。
“虎魄”一詞的釋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虎魄”是“琥珀”的異體寫法,指古代樹脂埋藏地下多年石化形成的有機礦物。其形成過程需經曆地質作用,優質品可作珠寶裝飾,普通品常用于藥材或制作器物(如杯、瓶、枕等)。
二、曆史記載
三、其他衍生含義
注:現代規範用字已統一為“琥珀”,古籍、方言或特定語境中仍可能保留“虎魄”寫法。
虎魄一詞是指虎的靈魂或精魄。虎作為猛獸之王,被認為具有強大的力量和勇氣,因此虎魄常常被描述為代表勇敢、力量和威嚴的象征。
虎魄的部首是虍(虎的部首),拆分後的筆畫分别為:虍(1畫)+ 鬼(6畫)。
虎魄一詞在古代文獻中出現較少,但在一些道家和佛教的文獻中經常被提及。道家認為虎具有強大的神力,虎魄可用于驅邪辟邪;佛教中虎魄則被用于象征悟性和勇猛精進的信仰。
虎魄的繁體字為虎魄。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虎魄在古代常以篆書或隸書書寫。篆書是最早的一種漢字字體,而隸書則用于後來的文書書寫。
1. 他的敢于面對困難的勇氣就像是一隻虎魄般強大。
2. 通過堅定的信念和勇氣,他釋放出自己的虎魄,成功克服了困難。
1. 虎嘯:指虎發出的威猛的吼聲。
2. 魄散:指人的靈魂離開肉體、歸于虛無。
1. 虎魂:指虎的靈魂或精神。
2. 虎靈:指虎的靈性或精魄。
1. 虎毛:虎身上的毛,用于形容微不足道或瑣碎之事。
2. 魄座:指佛教中供奉佛像的座位,與虎魄無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