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隱匿名聲。 南朝 梁 簡文帝 《七勵》:“賣藥無藏名之老, 河 泗 無洗耳之翁。” 唐 李白 《答湖州迦葉司馬問白是何人》詩:“ 青蓮居士 謫仙人,酒肆藏名三十年。”
(2).謂收錄其名。《新唐書·代宗紀》:“給功臣鐵券,藏名于太廟,圖形于 淩煙閣 。”
“藏名”是一個中文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隱匿名聲或身份
指主動隱藏真實姓名或身份,常見于古代詩文或曆史記載。例如:
收錄或記載名字
指名字被官方或重要典籍收錄。例如《新唐書》記載功臣“藏名于太廟”,即将其名字刻錄于皇家宗廟以示表彰。
若需更全面的古籍例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全唐詩》等文獻。以上信息綜合自多個來源,重點篩選了權威性較高的釋義。
《藏名》是由兩個字組成的詞語,指的是藏區的人名、地名等。其中,“藏”指的是西藏地區,是中國的一個自治區,“名”指的是名稱、稱號。
《藏名》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讀作“藏部首”,表示字的上部;“名”字的拆分部首是“名部首”,表示字的左右兩側。《藏名》一詞共有7個筆畫。
《藏名》這個詞組的來源就是對藏區人名、地名的統稱,是用來簡潔地表示藏族人名和地名的稱謂。
《藏名》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藏名”,與簡體字的寫法相同。
在古代漢字中,字形有所不同。以“藏”字為例,古代寫法中的“藏”字多以象形形式呈現,其上部常為象征山脈或山峰的形狀,下部則有象征人的形狀或與人相關的符號。
他的藏名叫“次仁”。
藏族、藏區、藏文、藏書、藏戲。
西藏人名、西藏地名。
其他族群人名、地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