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麤粝的意思、麤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麤粝的解釋

亦作“麄糲”。亦作“麁糲”。 1.糙米。《戰國策·韓策二》:“然至 齊 ,聞足下義甚高,故直進百金者,特以為夫人麤糲之費,以交足下之驩,豈敢以有求邪?”《史記·刺客列傳》引此文, 張守節 正義:“糲,猶麤米也,脫粟也。”《南齊書·劉繪傳》:“遭母喪去官。有至性,持喪墓下三年,食麁糲。” 宋 蘇轼 《次韻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之二:“腐儒麄糲支百年,力耕不受衆目憐。” 清 鈕琇 《觚賸續編·英豪舉動》:“然丈夫處世,不應於飲食求工,能飽餐麤糲者,真英雄耳。”

(2).粗糙。 康有為 《<孔子改制考>序》:“世運既變,治道斯移,則始于麤糲,終于精微。”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麤粝”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由“麤”和“粝”兩個古字組成,通常用于書面語或古代文獻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1.字義拆分


2.組合詞義


3.使用場景


4.近義詞與反義詞


“麤粝”是一個帶有古典色彩的詞彙,既可具體指代粗糧,也可抽象形容生活或物質的粗樸狀态。因其生僻性,現代使用頻率較低,但在文學或曆史文本中仍具表現力。

網絡擴展解釋二

麤粝:一個多義的漢字

麤粝(cū lì)是一個多義的漢字,既可以作為形容詞,也可以作為名詞使用。下面将會解釋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一些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意思

麤粝意為粗糙、粗笨、粗魯等,用來形容事物或人的品質、性格等不精緻或粗暴。

拆分部首和筆畫

麤(cu)的部首是饣,總共有11個筆畫。

粝(lì)的部首是米,總共有10個筆畫。

來源與繁體

麤粝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說文解字》中的解釋,它是由“麥”和“口”組成,意為谷物的表皮粗糙。在繁體字中,麤被寫作「麤」,粝被寫作「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麤的寫法有些不同。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右邊的“麥”表示植物的外形,左邊的“丩”表示砍斷植物的動作。

例句

1. 他的态度麤粝,完全不顧及别人的感受。

2. 這個箱子的做工太麤粝了,根本不能用。

3. 她的話語總是帶着麤粝的口吻,讓人很不舒服。

組詞

麤粝可以與其他詞組合形成新的詞語,比如麤粝不細、粗糙不堪等。

近義詞

1. 粗暴:指行為、态度等粗野、粗魯。

2. 強橫:強勢且無法無視他人,意味着不顧及他人利益。

3. 險惡:形容行為、環境等危險、兇險。

反義詞

1. 精細:細膩、細緻。

2. 溫文爾雅:指人的舉止文雅,言辭溫和。

3. 精緻:指工藝、品味等精美、細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