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同僚的意思、同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同僚的解釋

[associate;colleague;fellow-officials] 舊稱同在一處做官的人

詳細解釋

亦作“同竂”。1.舊時稱同朝或同官署做官的人。《詩·大雅·闆》:“我雖異事,及爾同寮。” 毛 傳:“寮,官也。”《新唐書·陸扆傳》:“ 扆 工屬辭,敏速若注射然,一時書命,同僚自以為不及。” 宋 蘇轼 《留别叔通元弼坦夫》詩:“ 田三 昔同寮,向我每傾倒。”《醒世恒言·薛錄事魚服證仙》:“那 薛少府 不但廉謹仁慈,愛民如子,就是待那同僚,卻也謙恭虛己。” 魯迅 《呐喊·端午節》:“﹝ 方玄綽 ﹞直到聽得同竂過分的奚落他們了,這才略有些小感慨。”

(2).泛指在機關任職的同事。 茅盾 《蝕·幻滅》十:“ 慧 請的客大半是同僚,也有她在外國時的朋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同僚”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1. 基本定義
    舊時指同朝或同官署任職的官員,如《詩經·大雅·闆》中“及爾同寮”即為此意。現代則泛指同一機關、單位或行業的同事,如茅盾作品中提到的“同僚”即指職場夥伴。

  2. 詞源與演變
    源自“同寮”(“寮”通“僚”),最初專指官員之間的共事關系,如《左傳》中“同官為寮”。隨着時代發展,詞義擴展至普通職場,不再局限于官場。

  3. 同義詞與用法

    • 同義詞:同寅(舊時官員互稱)、同事(現代常用)。
    • 例句:魯迅《端午節》中“同僚奚落”體現舊時用法;現代可表述為“他與同僚合作完成項目”。
  4. 文化内涵
    該詞隱含對職場關系的描述,既含合作也含等級色彩,如古代官員需注重“僚誼”(同僚情誼)。

總結來看,“同僚”從古代官場術語演變為現代職場通用詞,既保留曆史底蘊,又適應了語言發展的需求。

網絡擴展解釋二

同僚

同僚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部首是“人”和“工”,共有8畫。這個詞源于古代漢語,具有繁體字“同年僚”,音譯為“tóng nián liáo”。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同僚的古字形為“同青僚”,表示同是某一姓氏、族群或血緣關系的人。隨着時間的推移,同僚的寫法逐漸被簡化為現代漢字中的形式。

同僚在句子中的用法通常表示同一單位、同一職業或同一行業的工作夥伴。以下是一些關于同僚的例句:

1. 我的同僚都非常友好和合作。

2. 我們的同僚為了完成這個項目一起共同努力。

3. 這個團隊裡的同僚之間建立了良好的工作關系。

同僚還可以和其他詞語組成不同的詞組,例如:

1. 同事(tóng shì):表示一起工作、在同一單位工作的人。

2. 同行(tóng háng):表示從事同一行業的人。

3. 合作夥伴(hé zuò huǒ bàn):指與某人合作共事的夥伴。

同僚的近義詞是“同仁”(tóng rén),表示同樣是某個單位或機構的成員。反義詞是“對手”(duì shǒu),表示在競争或對抗中的對手。

總結來說,同僚是指在工作或職業上具有共同背景或工作單位的人,他們之間通常有着密切的合作關系。這個詞語源于古代漢字,經過演變和簡化,成為現代漢字中的形式。同僚可以和其他詞語組合使用,也有近義詞和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