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才能。《北史·趙彥深傳》:“﹝ 彥深 ﹞諷朝廷以子 叔堅 為中書侍郎,頗招物議。時 馮子琮 子 慈明 、 祖珽 子 君信 并相繼居中書,故時語雲:‘ 馮 祖 及 趙 ,穢我鳳池。’然 叔堅 身才最劣。”
(2).身材。身體的高矮胖瘦。才,通“ 材 ”。《全元散曲·紅繡鞋》:“柳眉杏臉桃腮,不長不短俏身才。” 明 湯顯祖 《邯鄲記·西諜》:“小番兒身才輕巧,小番兒口舌闌番。”
“身才”是一個漢語詞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含義:
若需進一步辨析具體語境中的詞義,可結合古籍或現代用例分析。
《身才》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人的體格和才能。
《身才》的部首是“身”,筆畫數是8畫。
《身才》這個詞的源自于中國古代文獻,最早出現于《莊子·秋水》篇。
《身才》這個詞的繁體字為「身才」。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差異。關于《身才》這個詞,在古時候它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具體寫法請咨詢專業的古文字學家。
1. 他從小就顯示出了出色的《身才》,特别擅長運動。
2. 隨着年齡的增長,她的《身才》越發得到發展和展現。
3. 在比賽中,他們展示了自己的優秀《身才》,赢得了觀衆的喝彩。
1. 身份:指一個人的社會地位或身份的稱謂。
2. 才華:指人具有的出色才能或智慧。
3. 才能:指一個人的天賦或學識造詣。
4. 身心:指人的身體和心靈。
1. 才幹:指人具有的才能和能力。
2. 其貌不揚:指外表平平,沒有特别出衆的外貌。
3. 人才:指具備特殊才能或能力的人。
1. 無才:指沒有任何才能。
2. 庸才:指才能平平,沒有特别出衆之處。
3. 無身:指沒有身體或身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