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才能。《北史·赵彦深传》:“﹝ 彦深 ﹞讽朝廷以子 叔坚 为中书侍郎,颇招物议。时 冯子琮 子 慈明 、 祖珽 子 君信 并相继居中书,故时语云:‘ 冯 祖 及 赵 ,秽我凤池。’然 叔坚 身才最劣。”
(2).身材。身体的高矮胖瘦。才,通“ 材 ”。《全元散曲·红绣鞋》:“柳眉杏脸桃腮,不长不短俏身才。” 明 汤显祖 《邯郸记·西谍》:“小番儿身才轻巧,小番儿口舌阑番。”
“身才”是一个汉语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含义:
若需进一步辨析具体语境中的词义,可结合古籍或现代用例分析。
《身才》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人的体格和才能。
《身才》的部首是“身”,笔画数是8画。
《身才》这个词的源自于中国古代文献,最早出现于《庄子·秋水》篇。
《身才》这个词的繁体字为「身才」。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会有一些差异。关于《身才》这个词,在古时候它的写法与现在有所不同,具体写法请咨询专业的古文字学家。
1. 他从小就显示出了出色的《身才》,特别擅长运动。
2.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身才》越发得到发展和展现。
3. 在比赛中,他们展示了自己的优秀《身才》,赢得了观众的喝彩。
1. 身份:指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或身份的称谓。
2. 才华:指人具有的出色才能或智慧。
3. 才能:指一个人的天赋或学识造诣。
4. 身心:指人的身体和心灵。
1. 才干:指人具有的才能和能力。
2. 其貌不扬:指外表平平,没有特别出众的外貌。
3. 人才:指具备特殊才能或能力的人。
1. 无才:指没有任何才能。
2. 庸才:指才能平平,没有特别出众之处。
3. 无身:指没有身体或身份。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