杪末的意思、杪末的詳細解釋
杪末的解釋
小。 晉 孫楚 《和氏外孫小同哀文》:“杪末嬰孩,安足稱誄。”
詞語分解
- 杪的解釋 杪 ǎ 樹枝的細梢。 指年月或四季的末尾:歲杪。月杪。秋杪。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 末的解釋 末 ò 尖端,梢:末梢。末端。秋毫之末(毫毛尖端)。 最後,終了:末了(僶 )。末尾。末日。末代。窮途末路。 非根本的,次要的,差一等的:末業。末技。舍本逐末。 碎屑:末子。碎末。 傳統戲劇角色名,一
網絡擴展解釋
“杪末”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由“杪”和“末”兩個同義字構成,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義分解
-
杪(miǎo)
- 本義:樹梢,如“木杪”“雲杪”。
- 引申義:時間或事物的末尾,如“歲杪(年末)”“月杪(月末)”。
-
末(mò)
- 本義:樹枝的末端,如“秋毫之末”。
- 引申義:次要的、非根本的事物,如“舍本逐末”;也指末尾,如“歲末”。
二、複合詞“杪末”的含義
- 核心意義:強調“微小”或“微不足道”,多用于形容事物或人物的渺小。例如晉代孫楚在《和氏外孫小同哀文》中寫道:“杪末嬰孩,安足稱誄”,意為“如此幼小的嬰孩,怎能用哀文來悼念”。
- 語境使用:常見于古代文獻,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多用于文學或曆史研究。
三、與近義詞的對比
- “杪”與“末”:兩字均含“末端”義,但“杪”更側重自然事物的末梢(如樹梢、季節末尾),而“末”可指抽象概念的末端(如歲末、次要事物)。
- “杪末”與“細微”:前者帶有“末端渺小”的具象感,後者更偏向抽象描述。
四、現代應用提示
該詞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日常交流中幾乎不用,但在研究古典文獻或文學創作時可能遇到。如需表達類似含義,可替換為“微小”“末端”等更通用的詞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杪末:拆分部首和筆畫:辶 (辵)=辶 (辵) + 木 (木),共5畫。
來源:《說文解字》中有解釋,意為“快要結束的時候”。
繁體字:暫無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杪末的古漢字寫法與現代寫法相同。
例句:歲月如梭,轉眼間已是杪末。
組詞:杪末之時、杪末之地、杪末時刻、杪末秋日等。
近義詞:盡頭、臨近、末尾、終點。
反義詞:開端、起點、初期、開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