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舌端的意思、舌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舌端的解釋

(1).舌尖,舌頭。《韓詩外傳》卷七:“君子避三端:避文士之筆端,避武士之鋒端,避辯士之舌端。”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辭者,舌端之文,通己於人。”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詞采》:“即有時偶涉詩書,亦係耳根聽熟之語,舌端調慣之文。”

(2).舌所以言,因引申為言詞。《北齊書·盧文偉傳》:“ 詢祖 詞情艷發,早著聲名,負其才地,肆情矜驕,京華人士,莫不畏其舌端。” 唐 元稹 《和樂天贈樊著作》:“是時 遊 夏 輩,不敢措舌端。”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舌端"一詞在漢語中屬于複合詞結構,由"舌"和"端"兩個語素構成。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釋義體系,該詞包含雙重含義:

一、解剖學層面的本義指代人體器官的特定部位,即"舌頭的尖端部分"。這一釋義符合《人體解剖學名詞》(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對口腔器官的規範表述,舌尖區域分布着密集的味覺神經末梢,承擔着辨别味道的核心功能。在中醫典籍《黃帝内經》中,已有"舌端赤"等記載,用以描述舌診時的病理特征。

二、語言學層面的引申義指"言辭的鋒芒",這一用法可追溯至先秦典籍。《文心雕龍·書記》載有"舌端之文,實事之鋒利也",将舌端比喻為論辯交鋒的銳利武器。清代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強調:"舌所以言,故引申為凡言之稱",揭示了從生理器官到言語表達的語義演變邏輯。

在現代漢語使用中,該詞的引申義更為常見,多用于文學語境,如錢鐘書《圍城》中"舌端月旦"的表述,即借舌端代指人物品評的犀利言辭。商務印書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特别指出,此類引申用法常見于成語"舌端萬變",形容辯才無礙的語言藝術。

網絡擴展解釋

“舌端”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字面含義

指舌尖或舌頭本身,即舌頭的尖端部分。例如《韓詩外傳》中提到“避辯士之舌端”,此處“舌端”直接指代舌頭。

二、引申含義

  1. 比喻言辭、辯才
    因舌頭是發聲器官,古人常以“舌端”代指言語或辯論能力。如《北齊書》記載“京華人士,莫不畏其舌端”,形容某人言辭犀利;劉勰《文心雕龍》中“舌端之文”則強調語言表達的重要性。

  2. 特殊語境中的用法
    在養生文獻中,“舌端欲卷”被列為修身要訣之一,此處指舌尖微卷的生理狀态。

使用場景

注:不同語境下需結合上下文理解,古籍引用中多取其引申義。

别人正在浏覽...

變動不居徧師鞭撾勃逆部署雠僞怱遽盜骖彫敝二十四治訛文鳳翣憤世疾邪膚受之訴宮車遠馭跪經黑漆漆宏渺回船惠言夥勇唶唶節歲稷黍酒葫蘆幾杖開募镴焊留後門羅罟卯金髦徒迷樂洞謀量暮楚朝秦徘徊菊青拂卻月眉阮家會掃蕩沙丘是百的食間食犬事業家霜枿送梅雨鄋瞞素業天匠托鳳攀龍外應王國枉謬逶迤無位閑迳小月嚣噪協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