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罟的意思、羅罟的詳細解釋
羅罟的解釋
羅網。喻法網。 唐 杜甫 《遣興》詩之二:“豈無濟時策,終竟畏羅罟。”羅,一本作“ 網 ”。
詞語分解
- 羅的解釋 羅 (羅) ó 捕鳥的網:羅網。 張網捕捉:羅掘(用網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糧食。喻用盡辦法籌措款項)。門可羅雀(形容門庭冷落)。 搜集,招緻,包括:羅捕。羅緻(招請人才)。網羅。包羅。羅織罪名(虛構罪
- 罟的解釋 罟 ǔ 魚網:“是猶無魚而為魚罟也。” 指法網:“豈不懷歸?畏此罪罟。” 筆畫數:; 部首:罒;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羅罟”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luó gǔ(拼音),由上下結構的“羅”和“罟”組成。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本義:指“羅網”,即捕鳥或捕魚的網具。
- 引申義:比喻“法網”,即法律或權力的約束。例如唐代杜甫《遣興》詩:“豈無濟時策,終竟畏羅罟”(此處“羅罟”喻指嚴苛的法令)。
2.字源解析
- 羅:甲骨文象形為“網中有隹(鳥)”,本義為捕鳥的絲網,後引申為招緻、搜集等含義(如“羅列”“包羅萬象”)。
- 罟:泛指漁獵用的網,常與“羅”連用,強化“網具”或“束縛”的意象。
3.相關詞語
- 吉網羅鉗:比喻嚴酷的刑法(源自唐代酷吏吉溫、羅希奭的典故)。
- 羅掘俱窮:形容資源枯竭,無計可施。
4.使用場景
- 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如古詩文中的隱喻,或描述法網的嚴密性。現代日常使用較少。
如需進一步了解“羅”的字形演變或“罟”的詳細釋義,可參考語言學資料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羅罟的意思
《羅罟》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羅網和陷阱。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康熙字典》,《羅罟》的部首是網字旁,總共由10畫組成。
來源
《羅罟》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古代典籍《詩經》中的《邶風·青青子衿》篇中,用來形容被困在羅網中的動物。
繁體
繁體字中《羅罟》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的《羅罟》字寫作「羅罟」,即使用「羅」字代替了現代的「羅」字。
例句
1. 漁民在湖邊布下了一張羅罟,希望能捕到一些魚。
2. 陷入了羅罟的野獸無法逃脫。
組詞
1. 羅網:指用其他材料制成的捕撈工具,用來捕撈魚、蝦等水生動物。
2. 羅敷:指在家中打魚,舊時夥伴之間稱一起打魚的人。
3. 羅刹:指佛教中一種類似惡鬼的有形靈魂。
近義詞
1. 網:指用繩子、線等交織而成的工具。
2. 網羅:指暗中搜集,悄悄尋找。
反義詞
釋放:指将被囚禁或約束的人或動物解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