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燒硯的意思、燒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燒硯的解釋

(1).以火烤煨石硯或燒制陶硯。亦指煨過的石硯或燒制的陶硯。參閱 宋 米芾 《硯史》

(2).謂自愧文不如人而欲自6*燒其硯,不複寫作。《晉書·陸機傳》:“ 君苗 見兄文,輒欲燒其筆硯。” 北周 庾信 《謝滕王集序啟》:“非有 班超 之志,遂已棄筆;未見 陸機 之文,久同燒硯。”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燒硯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燒硯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罕見的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字義與曆史文化背景兩個維度解析。從字面構成看,“燒”指高溫煅燒的工藝,“硯”指傳統文房用具硯台,組合後特指古代制硯工藝中通過高溫燒制陶土或瓷土形成硯台的技術步驟。這一工序常見于唐宋時期陶瓷硯的制作,需将胚體置于窯内以800℃-1200℃高溫燒造,使硯體瓷化,達到質地堅實、發墨細膩的效果。

在文化引申層面,“燒硯”亦被用于形容文人勤學苦練的狀态。唐代詩人李商隱在《祭小侄女寄寄文》中曾以“焚膏繼晷,燒硯成塵”暗喻治學之刻苦,此處“燒硯”借指硯台因長期研磨而損耗,映射出古代士人對筆墨功夫的極緻追求。該詞在《文房四譜》《考槃餘事》等古籍中均有工藝記載,而文學化用法可見于《全唐詩》及明清筆記小說。

需說明的是,現代漢語工具書如《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時,主要依據明代《天工開物·陶埏篇》對陶瓷硯燒制流程的記載,并引《歙州硯譜》佐證其工藝細節。當前學術研究多将“燒硯”列為傳統文房器具制作技藝的非遺保護研究對象,相關考據可參考國家圖書館藏《文房器物考》手稿本。

網絡擴展解釋

“燒硯”是一個漢語詞語,包含兩層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字面含義(器物相關)

指以火烤煨石硯或燒制陶硯,也可指經過煨燒的石硯或陶硯。這種工藝在古代制硯過程中存在,例如宋代米芾在《硯史》中記載了相關方法。

二、引申含義(文學比喻)

表示自愧文采不如他人,欲焚燒硯台以示不再寫作。典故源自《晉書·陸機傳》:陸機的弟弟陸雲曾提到,有人讀了陸機的文章後,因自慚形穢而想“燒其筆硯”。北周庾信在《謝滕王集序啟》中也用“久同燒硯”表達類似心境。


關聯知識補充:

與“燒硯”近義的詞語還有“焚硯”,均指因自愧不如而棄筆停作。這種表達體現了古代文人對自身創作能力的謙遜态度。

别人正在浏覽...

百侶把素崩心蹭蹬層累常憲齒班傳行忩忩殂殒打劫黨校道台典籤彫摩底極凍硯獨得風俗人情寡黃貫跤貴不召驕國有化還車還鎮黑秀鴻豹淮南小山荒閱患禦嘩衆家丞接觸潔膩緊健筋力抗正勘破龍騰馬號茂叔摸棱逆河泥鳅狗子漰渀平淺勸誘入目設口蛇鼠稅期四并堂隨宦停靈團衫畏約蚊母木仙訣仙韶曲顯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