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珊珊的意思、珊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珊珊的解釋

(1) [clink]∶形容衣裙玉珮的聲音

動霧縠以徐步兮,拂墀聲之珊珊。——宋玉《神女賦》

時聞雜佩聲珊珊。——杜甫《鄭驸馬宅宴洞中》

(2) [(of lady's manner of walking) leisurely]∶輕盈、舒緩的樣子;美好的樣子

三五之夜,明月半牆,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詳細解釋

(1).玉佩聲。 唐 杜甫 《鄭驸馬宅宴洞中》詩:“自是 秦 樓壓 鄭谷 ,時聞雜佩聲珊珊。” 元 白樸 《梧桐雨》第二折:“玉佩丁東響珊珊。”

(2).形容風雨等聲音。 唐 元稹 《琵琶歌》:“一彈既罷又一彈,珠幢夜靜風珊珊。” 宋 辛棄疾 《臨江仙》詞:“夜雨南塘新瓦響,三更急雨珊珊。”

(3).晶瑩貌。 前蜀 韋莊 《白櫻桃》詩:“隻應 漢武 金盤上,瀉得珊珊白露珠。” 宋 張孝祥 《鹧鸪天》詞:“情脈脈,淚珊珊,梅花音信隔關山。”

(4).高潔飄逸貌。 袁枚 《隨園詩話》卷一引 清 奇麗川 《和高青邱梅花》詩:“珊珊仙骨誰能近,字與 林 家恐未真。” 清 張诩 《摸魚兒·吳門喜晤夢華》詞:“堪喜處,是仙骨珊珊,久脫風塵苦。” 清 吳蘭修 《黃竹子傳》:“ 竹子 乃淡妝雅服,玉骨珊珊,花燈晨夕,一上氍毹,令人心爽。”

(5).緩慢移動貌,常用以形容女子步态。 明 梅鼎祚 《昆侖奴》第三折:“步珊珊,環珮長;動霏霏,羅綺香。”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連瑣》:“一更向盡,有女子珊珊自草中出,手扶小樹,低首哀吟。”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三章:“忽有古裝夫人,珊珊來至吾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珊珊”在漢語中屬于疊音詞,具有多重含義和用法,以下從詞典角度分項解析:

  1. 拟聲詞釋義

    形容玉佩、環佩等玉器相碰擊的清脆聲。《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指出其本義為“形容玉佩的聲音”,如《聊齋志異·羅刹海市》中“玉佩珊珊,雲鬟掠削”。此用法在古典詩詞中常見,體現音韻美感。

  2. 形容詞釋義

    ① 引申為緩慢移動的姿态,如蘇轼《水調歌頭》中“珊珊,望月逾圓,珠神豐澤”描寫步履輕緩;② 形容衣飾或形态輕盈飄逸,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描述“帷中隱隱有環佩珊珊聲”。

  3. 古漢語特殊用法

    作晶瑩美好的狀态描述,《紅樓夢》第五回“仙袂乍飄兮,聞麝蘭之馥郁;荷衣欲動兮,聽環佩之铿锵”中“環佩珊珊”既指聲音也指珠玉的晶瑩質感。此用法現代已較少見。

注:本文釋義參考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紅樓夢》校注本等權威出版物,例句均引自中國古代經典文學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

“珊珊”是一個多義疊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解析:

一、聲音描述

形容衣裙玉佩的清脆撞擊聲,常見于古典文學。例如:

二、姿态與形象

  1. 輕盈美好的樣子:多用于描繪女子優雅的儀态或景物的柔美,如明代歸有光《項脊軒志》中“風移影動,珊珊可愛”。
  2. 嬌媚的容貌:部分文獻引申為形容女子容貌豔麗、舉止動人。

三、其他用法

小知識

“珊”本義指珊瑚(海洋生物骨骼形成的裝飾物),後衍生出聲音與形态的比喻義。疊用“珊珊”時,讀音為shān shān,需與“姗姗”區分字形及部分語義。

别人正在浏覽...

巴勒斯坦班首拔興犇湊比類從事吵翻程奏出律除脫疵謬大佃打恭大盟電竈彫弱隊日杜梨肥鮮粉白焚榇否定判斷敷績庚帖公裡惶灼悔恡昏話檢查員椒殿院郊隰羁蹇狼伉老業人良人兩鼠鬭穴糧運楣梁浼止目的地甯可信其有跑蹄掊冒青梼泉冥羣衆觀點人面鬼心骟匠燒缸地申章霜辔慫惥桃人跳迸題衣萬變不離其宗窩贓想前顧後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