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巴勒斯坦的意思、巴勒斯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巴勒斯坦的解釋

西亞國家。在地中海東岸。整個巴勒斯坦地區面積為27萬平方千米。人口575萬(1993年)。1947年*********大會通過決議,巴勒斯坦地區實行分治,成立猶太國(現為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其後整個巴勒斯坦先後被以色列占領。1988年巴勒斯坦國成立,其疆界尚未确定。并宣布定都耶路撒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巴勒斯坦是一個具有多重語義的地理與政治概念。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解釋,該詞屬音譯外來詞,源自阿拉伯語“Filasṭīn”,在漢語語境中既指代地中海東岸的曆史地理區域,也特指以耶路撒冷為首都的現代國家實體。

從地理概念看,中國大百科全書數據庫顯示,巴勒斯坦地區傳統範圍包含約旦河兩岸,北起黎巴嫩山麓,南至亞喀巴灣,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共同聖地。曆史上該地區先後受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統治,20世紀初期成為英國委任統治地。

作為現代政治實體,中國外交部官網國際概況欄目明确指出,巴勒斯坦國于1988年宣布獨立,現為聯合國觀察員國,其法定疆域涵蓋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目前實際控制區存在領土争議。根據聯合國第181號決議,該地區曾計劃實施分治方案,建立猶太國家和阿拉伯國家,成為中東問題的重要曆史節點。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多個權威來源的信息,關于“巴勒斯坦”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地理與基本概況

巴勒斯坦是位于中東地區的國家,由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兩部分組成。總面積約2.7萬平方千米,其中加沙地帶365平方千米,約旦河西岸5800平方千米,但實際控制領土為2500平方千米。該國東鄰約旦,西瀕地中海,地處亞、非、歐三洲交通要道,戰略地位重要。

二、曆史與政治背景

  1. 分治與沖突:1947年聯合國通過決議,将巴勒斯坦地區分為猶太國(現以色列)和阿拉伯國,但後續因領土争端引發長期沖突。
  2. 建國與現狀:1988年巴勒斯坦國正式宣布成立,但疆界尚未完全确定,且大部分領土被以色列實際控制。首都定為耶路撒冷(國際社會尚未普遍承認)。

三、人口與文化

四、其他相關說明

如需更完整的曆史事件或最新動态,可參考聯合國相關文件或權威國際新聞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巴基斯坦餅食草腹菜腸沖襟催迫邨堡待伴佃租頂端鈍拙方山冠梵室糞筐腹儉槁蘇暍醒歸風和旨紅糟歡泰将天就地焦糜寄拜節損進港廓達鄰邦零零林沚門箋銘镂冥紙密運模镕排叉兒平宥前達戚援全部鵲駕取納睿嶽設處攝論宗深念神韻說受禮蜀道易熟銅殊域梳子嗣膺縮色唐突西子提出薙染銅駝陌文境汙膩顯諡笑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