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述發洩。《資治通鑒·唐僖宗光啟三年》:“ 師鐸 始亦望 駢 舊将勞問,得以具陳 用之 姦惡,披洩積憤。”
“披洩”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陳述、發洩,尤其指将積壓的情感或想法表達出來。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典籍用例
該詞出自《資治通鑒·唐僖宗光啟三年》:“師鐸始亦望駢舊将勞問,得以具陳用之姦惡,披洩積憤。”
此句描述呂師鐸希望通過陳述揭露奸惡,以發洩長期積壓的憤懑。
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僅見于古籍或特定文學語境,需結合上下文理解其“傾訴、宣洩”的語境色彩。
該詞為書面化表達,側重通過陳述實現情感釋放,常見于曆史文獻或古典文學作品中。
《披洩》是一個動詞詞組,意為揭露、洩露。它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披”和“洩”。
“披”字的部首是手,它的五筆筆畫數是5;“洩”字的部首是氵(水的偏旁),它的五筆筆畫數是8。
繁體字《披洩》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沒有任何差異。
根據古代文字學者的研究,古時候的“披洩”字可能有一些不同的寫法。然而,由于古代文字傳承的斷層以及當時的變體記載較少,我們無法準确知曉其古時候的所有寫法。
1. 這次洩密事件披洩了許多公司機密。
2. 他披洩了他的秘密,但立即後悔了自己的決定。
1. 披露
2. 披頭散發
3. 洩露
4. 洩氣
1. 洩露
2. 揭露
3. 公之于衆
4. 公開
1. 保密
2. 隱瞞
3. 封閉
4. 融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