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地名。在今 安徽 銅陵 西南 鵲頭鎮 。《左傳·昭公五年》:“ 楚子 以諸侯及東夷伐 吳 …… 吳 人敗諸 鵲岸 。” 楊伯峻 注:“ 鵲岸 在今 安徽 無為縣 南至 銅陵市 北沿 長江 北岸一帶。”
“鵲岸”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結合不同語境區分:
地理位置
位于今安徽省銅陵市西南的鵲頭鎮一帶,具體範圍在無為縣南至銅陵市北的長江北岸區域。
曆史事件
最早見于《左傳·昭公五年》,記載楚國聯合諸侯及東夷攻打吳國時,吳國在鵲岸擊敗楚軍。
名稱由來
因地形特征得名,可能與當地地貌形似鵲鳥或曾有鵲鳥栖息相關(部分網頁提及“鵲頭鎮”名稱的關聯性)。
基本含義
由“鵲”(象征智慧靈巧)和“岸”(水邊高地)組合而成,比喻高人的居所或言行舉止。
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作品中,形容人處世明智、才能出衆或品德高尚,但現代使用頻率較低。
《鵲岸》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來形容景色優美的地方,特指山水秀麗景色。
拆分部首:鳥(鳥)+ 山
筆畫總計:18畫
《鵲岸》一詞形容景色優美的地方,出自唐代造字學家陸機的《文心雕龍·體勢》一書中。
鵲岸
古代有時将“鵲岸”寫作“鶖岸”,表達相同的意思。
柳岸花明,鵲岸人家,讓人心生向往。
山嶽、水岸、柳岸、鹭岸、岸邊
山水、山川、風景、風光、勝景
荒涼、污染、破敗、丑陋、廢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