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苫條"。
2."寝苫枕塊"的略語。苫,草席;塊,土塊。古禮,居父母之喪,孝子以草薦為席,土塊為枕。
“苫塊”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傳統喪禮中的守喪禮儀。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苫塊”是“寝苫枕塊”的略語,指古代子女為父母守喪時的禮儀:睡草席(苫)、枕土塊(塊)。這種行為象征對逝去親人的哀痛與追思,體現儒家“孝道”文化。
需注意與部分非權威來源提到的“困境中尋求幫助”含義(如)區分,後者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建議以傳統釋義為準。
《苫塊》是一個漢字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 “艸” 和 “坴”。它共有13畫。
這個詞的來源與古時人們在農田中所用的“苫”,是一種用草或稻草等制成的遮蓋物。而“塊”指的是一些小而厚的東西。因此,“苫塊”指的是用苫制成的塊狀物。
對于“苫塊”這個詞,也有對應的繁體字:“穿塊”。繁體字在書寫上結構繁複,筆畫較多,因此在簡化漢字過程中逐漸被減少使用。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根據古代《康熙字典》的記載,可以找到“苫塊”的古字形:“㔾㐧”。
以下是一些使用“苫塊”一詞的例句:
組詞:苫席、苫布、塊狀、塊莖、塊頭
近義詞:塊料、碎料、塊狀物
反義詞:薄片、片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