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瓯蔔的意思、瓯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瓯蔔的解釋

《新唐書·崔琳傳》:“ 玄宗 每命相,皆先書其名。一日書 琳 等名,覆以金甌,會太子入,帝謂曰:‘此宰相名,若自意之,誰乎?即中,且賜酒。’太子曰:‘非 崔琳 、 盧從願 乎?’帝曰:‘然。’”後世因以“甌蔔”為擇相之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瓯蔔(ōu bǔ)是漢語中的一個典故性詞彙,其核心含義源于古代帝王通過占卜方式選拔人才的儀式,後引申為人才選拔的代稱。以下從詞典釋義、典故來源及語義演變三方面詳細解析:


一、字義溯源

  1. “瓯”的本義

    指小盆或盂類器皿,唐代始用作器物名。武則天時期設“銅匦”(類似意見箱),後演變為“瓯院”,成為收納臣民奏疏的容器 。

  2. “蔔”的含義

    原指龜甲占卜,此處引申為通過特定儀式預測或決定人選。


二、典故出處與釋義

典出《新唐書·崔琳傳》:

唐玄宗為選拔宰相,将候選者姓名書寫于玉碟,置于金瓯(金盆)之下,焚香默禱後命太子抽取,以此占卜天意所選之人。原文載:

“玄宗每命相,皆先書其名。一日書琳等名,覆以金瓯……太子取之,乃琳也。”

語義核心:


三、語義演變與用例

  1. 古代文獻中的用法
    • 宋代王定保《唐摭言》:“瓯蔔之制,蓋取慎重名器之意。” 強調選拔的莊重性。
    • 清代趙翼《陔餘叢考》以“金瓯蔔相”喻指人才遴選的偶然性 。
  2. 現代語義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罕用,多見于研究唐代職官制度或科舉文化的學術著作,作為人才選拔機制的古典象征。


四、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收錄“瓯蔔”詞條,釋義為“以金瓯覆名蔔相,後借指擇相”。

  2. 《新唐書》卷一百九·崔琳傳(中華書局點校本):

    原始典故文獻,載玄宗金瓯蔔相之事。

  3. 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五:

    詳述唐代科舉制度,提及瓯蔔的儀式意義。

“瓯蔔”是融合器物(瓯)、儀式(蔔)與職官制度的複合詞,其文化内涵遠超字面,成為古代中國人才選拔文化的獨特符號。

網絡擴展解釋

“瓯蔔”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古代擇選宰相的特定場景。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源典故

“瓯蔔”出自《新唐書·崔琳傳》。據記載,唐玄宗任命宰相前,會先将候選人姓名寫在紙上,用金瓯(一種金屬小盆)蓋住,讓太子猜測其中名字。若太子猜中,則此人被定為宰相。例如,太子曾準确猜出崔琳、盧從願的名字,這一儀式化的選相方式被稱為“瓯蔔”。

二、字義分解

三、用法與意義

“瓯蔔”專指古代帝王通過隱秘方式選定宰相的行為,帶有儀式感和偶然性。後世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形容高層官員的選拔過程。

四、相關擴展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常見于古籍或曆史研究。相關成語如“金瓯無缺”(比喻國土完整)也源自“瓯”的象征意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記載,可參考《新唐書》原文或古代職官制度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百請白兔記暴骸暴突本等筆觸庇借跸路長惡靡悛疢疠赤縣此後風攣佛祖敷揚高腳牌高姿挂肚牽腸關切鬼星過去身漢火齁喽華説交白卷佳耦饑儉極期九鳸狂顧誇诩愧歎老財林宗折巾立適禮裝陸上門中明火執杖磨礲内宄盤空撲閃青帝欽訝缺畫驅令人庶惹事生非榮獲戎衣三教九流視險如夷素簡逃亂讨債通侻烏幹達侮蔑哮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