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檀床的意思、檀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檀床的解釋

指佛龛。因多用檀香木制成,故名。 南朝 梁 王僧孺 《中寺碑銘》:“蒸哉我王,施踰寳鉢,供等檀牀,蕭宮改構,梵宇方壯。”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檀床”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核心含義指佛龛,即供奉佛像的小閣或櫃子。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檀床特指用檀香木制作的佛龛。因檀香木材質珍貴且帶有香氣,古代常用于制作宗教器物,以體現對佛像的尊崇。

  2. 材質與用途

    • 檀香木本身具有堅硬、耐腐、香氣持久的特點,適合雕刻和制作長期保存的宗教器具。
    • 佛龛作為供奉佛像的載體,檀床不僅具有實用功能,還象征宗教儀式的莊重性。
  3. 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南朝梁代王僧孺的《中寺碑銘》:“蒸哉我王,施踰寳鉢,供等檀牀,蕭宮改構,梵宇方壯。” 此句描述了以檀床供奉佛像的場景,印證了其宗教屬性。

  4. 其他相關說明

    • 部分資料提到“檀”也指紫檀(紅木的一種),但“檀床”一詞中的“檀”主要指檀香木。
    • 現代語境中,“床”多指卧具,但古漢語中“床”可泛指台架或底座,如“琴床”“筆床”等,此處引申為佛龛的支撐結構。

“檀床”是結合材質與功能的特定宗教器物,多見于古代文獻與佛教文化場景中。

網絡擴展解釋二

《檀床》的意思

《檀床》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檀和床。檀指的是一種紫檀樹,它的木材質地堅硬,色澤深紅,香氣宜人,常用于制作家具。而床指的是睡覺休息的家具。

拆分部首和筆畫

《檀床》的部首是木(旁),檀的筆畫數為10畫,床的筆畫數為7畫。

來源和繁體

《檀床》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文化。檀床在古代被視為一種奢侈的家具,常作為貴族和富人的家居裝飾。在繁體字中,檀床的寫法為「檀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檀床」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檀的古字形為「桃月并木」,即在月字下方有一橫,表示将兩個月字合并,形成樹木的形狀。床的古字形為「⾸殺八人」,即在首字右邊有一橫,表示在一個人物的頭上有八個人,表示多人共眠的場景。

例句

1. 他花了大量的錢買了一張紫檀制作的檀床。

2. 這張檀床色澤紅豔,散發着淡淡的香氣。

組詞

檀木、檀香、床鋪、床上、床頭、床位

近義詞

紫檀床、紅木床、木床、香木床

反義詞

簡易床、草席、地鋪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