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進善黜惡的意思、進善黜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進善黜惡的解釋

見“ 進善退惡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進善黜惡”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成語,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明确的道德指向。其核心含義是:

舉薦賢能善良之人,貶退奸佞邪惡之徒。

具體拆解其字義與内涵如下:

  1. 字義分解:

    • 進: 本義為前進、向上,引申為舉薦、提拔、任用。
    • 善: 指善良、賢能、品德高尚的人或行為。
    • 黜: 本義為貶降、罷免、廢除。
    • 惡: 指邪惡、奸佞、品行不端的人或行為。
    • 因此,“進善”即舉薦任用賢良,“黜惡”即貶斥罷免奸惡。
  2. 本義與引申義:

    • 本義: 主要用于政治領域,指君主或當權者選拔任用德才兼備的賢臣良将,同時罷免或貶斥無德無才、禍國殃民的奸佞小人。這是古代治國理政中一項重要的用人原則和理想狀态,體現了對清明政治的追求。
    • 引申義: 其精神可以推廣到更廣泛的領域,如組織管理、社會生活中,指領導者或管理者要善于識别和提拔優秀人才(進善),同時淘汰或抑制不良分子和行為(黜惡),以促進團隊或社會的健康發展。
  3. 曆史淵源與典籍出處:

    • 該成語的思想源遠流長,體現了儒家“舉直錯諸枉”(《論語·為政》)、“親賢臣,遠小人”(諸葛亮《出師表》)的用人觀。
    • 其明确的表述可見于古代史書和政論。最著名的出處之一是東漢班固所著的《漢書》。在《漢書·武帝紀》中記載了漢武帝的诏書,其中提到:“進善黜惡,刺史之職也。” 這裡明确指出,考察地方官吏、舉薦賢良、罷黜奸惡是刺史(地方監察官)的重要職責。這體現了漢代對地方官員監察考核的核心要求之一。
    • 類似思想也見于其他典籍,如《舊唐書》等史書在評價人物或記述政事時也常體現這一原則。
  4. 文化内涵與現代意義:

    • “進善黜惡”是中國古代政治智慧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用人得當是國家或組織興衰的關鍵。它倡導一種公正、清明、唯才是舉(以德為先)的用人導向。
    • 在現代社會,這一成語依然具有現實意義。它提醒管理者和決策者,在人才選拔和團隊建設中,必須堅持正确的價值導向,弘揚正氣,抑制歪風,賞罰分明,才能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推動事業進步。它也是社會倡導公平正義、激濁揚清的一種體現。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進善黜惡”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析:

核心釋義

指進用賢良善良之人,罷免奸邪惡毒之人,強調通過選拔和罷黜實現政治清明。這一含義在多個來源中均有明确表述。


詳細解析

  1. 詞義拆分

    • 進善:提拔賢能、品德高尚的人(“進”為舉薦,“善”指賢良)。
    • 黜惡:罷免或貶退奸惡之徒(“黜”為罷免,“惡”指品行惡劣者)。
    • 結構為并列式,由兩個動賓短語組成。
  2. 出處與典故
    最早見于《魏書·張蒲傳》:“扶弱抑強,進善黜惡,教化大行。”,描述張蒲治理地方時注重選拔賢才、懲治惡行的施政理念。

  3. 近義詞與用法

    • 近義詞:進善退惡(意義完全相同)。
    • 用法:多用于描述治國理政或管理舉措,作謂語、賓語,強調用人導向。
  4. 發音與字形

    • 拼音:jìn shàn chù è
    • 繁體:進善黜惡
    • 注音:ㄐ一ㄣˋ ㄕㄢˋ ㄔㄨˋ ㄜˋ。

應用場景

例如評價曆史人物時,可說:“諸葛亮治蜀時進善黜惡,使蜀漢政權一度人才濟濟。”或引申至現代管理中,指領導者應注重德才兼備的用人标準。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魏書》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

别人正在浏覽...

暗室求物傲客白麪闆刀悲淚草堂層遝床簟辍演貙武村道村桑帶路典證堤遏疊用端諒二分明月社飯後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傅婢符賞杆菌和事佬轟轟隱隱紅袖話不相投簡闆對教道讦以為直接輿譏防戢迹棘門警鈴困踬枯榆老熊當道顱蓋蘆根能說會道鳥巾毆氣炮火連天匹疇平平貧辛匹如請愆搔耳捶胸上擯上落深溥天雨粟題解瓦裡畏戒吾倫縣傳纖維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