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mposed and kind] 安祥、和睦
聽道時,神情專注而詳和
和善。詳,通“ 祥 ”。 南朝 梁 沉約 《授王繢蔡約王師制》:“﹝ 繢 ﹞華宗冠胄,器質詳和。”
“詳和”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詳和(拼音:xiáng hé)指安詳、和睦的狀态,常用于描述人的神情、氛圍或性格特質。例如:“聽道時,神情專注而詳和”。
如需進一步了解詞源或例句,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詳和》是一個成語,意思是詳盡周到、和諧相處。它通常用來形容人對事物的認真仔細,以及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的狀态。
《詳和》這個詞的部首是“言”和“龍”,其中“言”為左部,“龍”為右部。它的總共有10個筆畫。
《詳和》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左傳·僖公十三年》這篇古文。在文中,孔子說:“同舟而濟,八仙過海,一人提線,關雎集時,足以詳和矣。”從這句話可以看出,《詳和》表示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
《詳和》的繁體字為「詳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經曆過多次演變,但《詳和》的古時候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
1. 他對問題的回答總是非常詳和。
2. 他們之間的交流非常詳和,沒有任何争吵。
詳和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成不同的成語,如:
- 詳細 (形容詳盡)
- 日夜相繼 (形容時刻不斷地進行)
- 和悅可人 (形容性情和藹可親)
和睦、和諧、融洽。
不和、不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