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簡的意思、碧簡的詳細解釋
碧簡的解釋
(1).猶玉簡。指珍貴的佛、道經書。 南朝 梁武帝 《方丈曲》:“金書發幽會,碧簡吐玄門。” 唐 孟郊 《送李尊師玄》詩:“口誦碧簡文,身是 青霞君 。”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一:“嘗見 鄭毅夫 ( 鄭獬 )《夢仙詩》曰:‘授我碧簡書,奇篆蟠丹砂。’”
(2).指簡牍。竹簡色青,故稱。 唐 顧雲 《謝徐學士啟》:“ 束晳 臺前,間披碧簡; 秦王 府裡,時閲瑤箋。”
詞語分解
- 碧的解釋 碧 ì 青綠色的玉石:碧玉。 青綠色:碧綠。金碧輝煌。碧空。 筆畫數:; 部首:石; 筆順編號:
- 簡的解釋 簡 (簡) ǎ 古代用來寫字的竹闆:竹簡。簡牍。簡策。簡冊。 書信:簡帖。簡劄。信簡。書簡。 不複雜:簡單。簡易。簡略。簡要。簡便。簡潔。簡練。冊繁就簡。言簡意赅。 選擇:簡拔。簡選。簡任。 姓。 繁
網絡擴展解釋
“碧簡”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1.指珍貴的佛、道經書
- 釋義:古代将佛經或道教經典刻于玉簡、青玉等珍貴材質上,故稱“碧簡”。
- 出處:南朝梁武帝《方丈曲》中寫道:“金書發幽會,碧簡吐玄門”,唐代孟郊《送李尊師玄》也有“口誦碧簡文,身是青霞君”等詩句。這類用法多與宗教典籍的尊崇相關。
2.指青色竹簡(簡牍)
- 釋義:因古代竹簡呈青綠色,故以“碧簡”代指簡牍,常用于文獻記載或書信。
- 出處:唐代顧雲《謝徐學士啟》提到“間披碧簡”,宋代陸遊《老學庵筆記》亦有“授我碧簡書”的描述。
補充說明
- 詞源:“碧”指青綠色玉石或顔色,“簡”即竹簡,合稱後衍生出兩種文化意象。
- 使用場景:多用于詩詞或古籍中,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如)。
網絡擴展解釋二
碧簡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分别是“碧”和“簡”。
碧(bì)字的部首是石,總共有12畫。雖然繁體字沒有特定的部首分隔,但是可以看出繁體字的形狀相對于簡體字更為複雜。
簡(jiǎn)字的部首是竹,總共有7畫。繁體字的形狀相對于簡體字來說也更為繁複。
碧簡這個詞的來源可能沒有一個确切的故事或起源。然而,根據字義,我們可以猜測,碧簡可能表示一種簡約而優雅的美感,類似于碧水清泉或者碧玉,給人以清新脫俗的感覺。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例如,“碧”字在古代可能以““”或者“•”來代替現代的“丿”。而“簡”字在古代可能以“⺮”代替現代的“立”。
例句:她的書房裝飾得簡約而碧簡,給人一種甯靜的感覺。
與碧簡有關的組詞可能包括:碧波、碧玉、簡約等。
與碧簡近義詞可能包括:清新、簡潔、雅緻等。
與碧簡反義詞可能包括:豐富、複雜、粗糙等。
希望以上回答能夠滿足你的要求。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謝謝!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