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ke one's mind easy;set one's heart at rest] 把心放下
曷不委心任去留。——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1).隨心之自然。《淮南子·精神訓》:“清目而不以視,靜耳而不以聽,鉗口而不以言,委心而不以慮。” 晉 陶潛 《歸去來辭》:“寓形宇内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 宋 蘇轼 《集歸去來詩》之五:“矯首獨傲世,委心還樂天。” 陳去病 《丁未八月海上藏書樓夜坐雜感》詩:“最是委心任運好,不然積思要成痗。”
(2).猶傾心。《史記·淮陰侯列傳》:“僕委心歸計,願足下勿辭。”《新唐書·窦建德傳》:“不如委心請命,無為塗炭生民也。” 明 李贽 《太子太保尚書王公瓊》:“明知 守仁 不以一錢與人,不與一面相識,而故委心用之。”
猶積心。《文選·揚雄<劇秦美新>》:“豈知 新 室委心積意,儲思垂務。” 李善 注:“委亦積也。”
“委心”是一個多義詞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有所差異,主要可從以下兩方面理解:
順其自然,隨心而行
指放下執念,順應本心或自然狀态。例如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曷不委心任去留”,意為“何不隨心決定去留”。這一含義強調不刻意強求,體現道家思想中的無為态度。
傾心、專注
在曆史文獻中,“委心”也可表示全心投入或信任。如《史記·淮陰侯列傳》提到“僕委心歸計”,意為“我傾心聽從您的計策”;《新唐書》中“不如委心請命”則指“全心請求(避免戰亂)”。
需注意語境差異: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中的詳細釋義。
委心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完全把心思放在某一個事物上,全然專注。
委心的拆分部首是女(女字旁),總共有9個筆畫。
委心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其中,"委"指的是完全、全然,"心"指的是内心、心思。結合起來,表示将全部心思傾注到某事物上。
在繁體字中,委心的寫法與簡體相同,沒有差别。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漢字有所不同。對于委心這個詞,古代漢字寫法為“委腼”。其中,“腼”是一個古代漢字,描繪了一個人躬身行禮的形象,意思是向某人表示恭敬、敬意。
他參加比賽時委心專注,拿下了冠軍。
委心可以與其他詞彙組合形成新的詞語,如:委心事業、委心研究等。
專心、全神貫注、專注等詞語可以作為委心的近義詞。
散心、分心、漫不經心等詞語可以作為委心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