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蛟龍玉匣的意思、蛟龍玉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蛟龍玉匣的解釋

古代殡殓帝王之具。後亦指貴官的棺。《西京雜記》卷一:“ 漢帝 送死,皆珠襦玉匣,匣形如鎧甲,連以金縷。 武帝 匣上皆鏤為蛟龍、鸞鳳、龜麟之象,世謂為‘蛟龍玉匣’。”亦省作“ 蛟龍匣 ”。 唐 杜甫 《八哀詩·故司徒李公光弼》:“平生白羽扇,零落蛟龍匣。” 仇兆鳌 注:“ 朱 注:《霍光傳》:賜璧珠璣玉衣,梓宮。則人臣亦可稱蛟龍匣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蛟龍玉匣”是一個具有特定曆史文化内涵的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向漢代帝王或高級貴族所用的玉制葬具,即玉衣,尤其是金縷玉衣。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字面拆解與象征意義:

    • 蛟龍: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蛟龍是能興雲雨、發洪水的龍屬神獸,常被視為水神或具有非凡力量的象征。在封建等級制度下,“蛟龍”常被用來隱喻或代指帝王、天子,因其身份至高無上,如同神龍。
    • 玉匣:“匣”指盒子、箱子。“玉匣”即玉質的匣子。在漢代喪葬制度中,特指用玉片制作,并用金、銀、銅等金屬絲線(主要是金縷)編綴而成的殓服,用于包裹屍體,稱為“玉衣”或“玉柙”。其目的是保護屍體不朽,并彰顯死者至高無上的身份地位。
    • 組合義:“蛟龍玉匣”即指帝王(蛟龍)所穿用的玉衣(玉匣)。它不僅僅是一件殓葬用具,更是皇權、身份等級和當時追求不朽的喪葬觀念的集中體現。
  2. 曆史背景與考古實證:

    • 玉衣制度盛行于漢代(尤其是西漢中期至東漢),是當時最高規格的喪葬禮儀之一。根據《後漢書·禮儀志下》等文獻記載,皇帝使用“金縷玉柙”(金縷玉衣),諸侯王、始封列侯、貴人、公主等使用“銀縷玉柙”或“銅縷玉柙”,等級森嚴。
    • 考古發現證實了這一制度。例如,河北滿城漢墓(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窦绾墓)出土了完整的金縷玉衣,廣州南越王墓(南越文王趙眜墓)也出土了絲縷玉衣。這些玉衣均由數千片精美的玉片用金、銀、銅或絲線編綴而成,覆蓋全身,是“玉匣”最直觀的實物形态。這些考古發現印證了文獻中關于“玉匣”作為高級殓服的記載,而“蛟龍玉匣”則特指其中等級最高的帝王玉衣。
  3. 文化内涵與引申:

    • 等級制度的象征:“蛟龍玉匣”是漢代森嚴等級制度在喪葬領域的極緻體現,隻有皇帝才有資格使用金縷玉衣(即“蛟龍玉匣”)。
    • 長生不朽的追求:玉在中國文化中自古被認為具有防腐、通靈、保屍不朽的神奇功效。用玉衣包裹全身,是漢代統治者追求死後屍身不腐、靈魂升仙觀念的直接反映。
    • 皇權與神性的結合:将代表帝王的“蛟龍”與象征不朽的“玉匣”結合,體現了将皇權神化,賦予帝王超越凡人的神聖屬性。

權威參考來源:

“蛟龍玉匣”特指漢代皇帝(蛟龍)死後穿用的、以金線編綴玉片制成的殓服(玉匣/玉衣)。它是漢代最高等級喪葬禮儀的核心組成部分,深刻體現了當時的皇權至上觀念、森嚴的等級制度以及追求長生不朽的喪葬文化。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非常罕見,主要用于描述或研究漢代帝王喪葬制度及出土文物。

網絡擴展解釋

“蛟龍玉匣”是中國古代文獻中一個具有特定曆史文化含義的詞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蛟龍玉匣”指古代帝王或貴族殡殓時所用的玉制棺椁,匣身雕刻蛟龍、鸾鳳、龜麟等祥瑞圖案,并以金線相連。其最初專用于帝王,後亦延伸至高級官員的喪葬。

二、文獻出處與結構

  1. 《西京雜記》卷一記載:漢武帝時期的玉匣“镂為蛟龍、鸾鳳、龜麟之象”,因工藝華貴,世人稱之為“蛟龍玉匣”。
  2. 材質與形制:匣體類似铠甲,以珠玉裝飾(珠襦玉匣),象征尊貴地位。

三、别稱與文學引用

該詞在曆史演變中簡化為“蛟龍匣”,如唐代杜甫《八哀詩》中“零落蛟龍匣”即用此典,暗喻李光弼的顯赫身份。

四、應用範圍

雖最初為帝王專用,但漢代霍光等重臣受賜使用後,逐漸擴展至高級官員,成為身份象征。

“蛟龍玉匣”不僅體現古代喪葬制度的等級觀念,也反映了玉器工藝與神話圖騰在禮儀中的結合。其從專有名詞到文學意象的演變,印證了中國傳統文化中“以玉比德”的思想延續。

别人正在浏覽...

跋滞秉正無私哱息不體昌雄憧憬重九登高聰慧镫鋤獨斷獨行反素幹黩耕根車工市孤禅航郵函陝鶴怨幻覺惠恤姣色接要饑棘精好金軸計窮智短寄室柩路決明子抗擊轲峨課試口香糖掠影浮光兩傷蘦星路鼓鬘陀沒事找事眇論明駝木杵沐稷凝膚鵲巢鸠踞缺門柔中有剛三勤沙岸燒牛史不絶書束立貪佞通旅拓地襪肚往甯微服私行寤寐求之瞎七搭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