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捺印的意思、捺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捺印的解釋

蓋指模或圖章,作為本人負責或承認的憑據。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捺印指在文書、契約或文件上按下指印以代替簽名或作為簽名補充的行為,是傳統契約制度中确認個人意願的重要方式。以下從漢語詞典釋義、法律效力及使用場景三方面詳細解析:


一、漢語詞典釋義

  1. 字義分解

    • 捺:用手重按,《說文解字》釋為“按也”,強調向下按壓的動作。
    • 印:痕迹或圖章,《玉篇》注“符信也”,引申為個人标識。

      “捺印”即通過按壓手指留下獨特印記,作為身份憑證 。

  2. 權威詞典定義

    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在文件上按指紋以代替籤字或作為憑證。” 強調其法律憑證屬性,常見于需确認身份的文書場景 。


二、法律效力與規範

  1. 《民法典》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條,當事人采用捺印方式訂立合同時,捺印與簽名、蓋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是确認民事法律行為的重要形式 。

  2. 司法實踐要求

    最高人民法院規定,捺印需滿足:

    • 清晰完整:指紋紋理可辨識;
    • 自願性:無脅迫或誤導;
    • 位置規範:通常緊鄰簽名或指定區域 。

三、使用場景與曆史沿革

  1. 傳統契約文化

    古代民間契約(如地契、借據)普遍以捺印為憑,因多數民衆不識字,指印成為唯一身份标識。清代《刑案彙覽》記載,捺印文書可直接作為衙門斷案依據 。

  2. 現代應用場景

    • 法律文書:遺囑、調解協議等需當事人捺印确認;
    • 公證程式:指紋與簽名并列作為雙重認證;
    • 特殊群體:文盲、殘障人士的法定籤署方式 。

四、捺印與簽名的區别

對比項 捺印 簽名
生物特征 依賴指紋唯一性 依賴筆迹特征
適用人群 不限文化程度 需識字能力
防僞強度 生理特征難複制 筆迹可能被摹仿
司法鑒定 通過指紋數據庫比對 依賴筆迹專家鑒定

注:現代法律實踐中,簽名+捺印組合可最大化文件效力(參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幹規定》第十一條)。


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商務印書館, 2016.
  2. 全國人大常委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EB/OL]. 中國人大網, 2020. http://www.npc.gov.cn
  3. 最高人民法院. 《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幹規定》司法解釋[EB/OL]. 最高人民法院官網, 2020. http://www.court.gov.cn
  4. 許慎. 《說文解字》[M]. 中華書局, 1963.
  5. 顧野王. 《玉篇》[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6. 清代刑部. 《刑案彙覽》[M]. 法律出版社, 2007重印版.

網絡擴展解釋

捺印是漢語詞彙,指通過按壓方式在文件上留下印記以确認法律效力的行為,具體釋義如下:

一、基本定義

  1. 字面含義
    由"捺"(按壓動作)和"印"(印記)組合而成,指用手按壓印章或指模在紙張等載體上形成标記,作為責任承擔或身份确認的憑據。
    (來源:)

  2. 法律效力
    捺印與簽名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常見于合同、公證書等正式文件,表示當事人對内容的認可。


二、使用場景

  1. 公文與契約
    用于政府公文、商業合同、證書等需要明确責任的場景,如房産過戶文件需買賣雙方捺印。

  2. 特殊群體輔助
    對不識字或無法書寫者,捺印可作為替代簽名的法定确認方式。


三、延伸解析

  1. 字源溯源
    "捺"在漢字筆畫中指"由上向右斜下的筆形"(㇏),引申為按壓動作。

  2. 現代應用
    除傳統印章外,也包含電子簽名中的生物識别捺印(如指紋錄入)。


如需具體案例或法律條文,可參考《合同法》關于籤章效力的條款,或查閱中提到的捺印造句範例。

别人正在浏覽...

暗潮擺式擺煙燈把手長遞觸邪冠觕率擔雪填河貂金兜取餓虎撲食翻江倒海鳳臘風檣陣馬分宵達曙宮孫光鮮國際合力宏拓厚生活變火齊疾雷不及塞耳驚栗進口段積逾口累戀舊門柱綿絡偶一為之铍滑貧賤驕人鋪頭口七寶車清浰奇奇怪怪求思漆宅饒侈融合為一散民僧房禅變稍縱則逝審語石限樞使私有碎乳陶人跳灰驢圖德頽鬧文瑞無間無為化相着熙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