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材賢的意思、材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材賢的解釋

賢才。 宋 葉適 《<石庵藏書目>序》:“教成義立,而族多材賢,則玉石之祥,其遂酬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材賢是漢語複合詞,由“材”與“賢”二字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具備才能與德行的人,強調德才兼備的優良品質。以下從詞典學角度分層解析:


一、單字溯源與構詞邏輯

  1. 材(cái)

    • 本義:木材,引申為資質、才能。《說文解字》釋為“木梃也”,段玉裁注:“材謂可用也”,後泛指人的才能禀賦。
    • 例證:《論語·公冶長》“朽木不可雕也”以木喻人,凸顯“材”的才能屬性。
  2. 賢(xián)

    • 本義:多財,引申為德行高尚、才能出衆。《說文》:“多才也”,段注:“賢本多財之稱,引申之凡多皆曰賢”,後專指德才兼備者。
    • 例證:《周禮·太宰》“三曰進賢”鄭玄注:“賢,有善行也”。

構詞邏輯:二字同義複用,強化“德才兼備”的核心内涵,屬并列式複合詞。


二、詞義解析與經典用例

  1. 核心詞義

    材賢指兼具卓越才能(材)與高尚品德(賢)之人,常見于古籍中對傑出人物的評價。

    • 例證:
      • 王安石《取材》:“聖人之于國也,必先遴柬材賢。” (強調選拔德才兼備者治國)
      • 《宋史·選舉志》:“博求材賢,允屬公論。” (指廣泛尋求賢能之士)
  2. 近義辨析

    • 材能:側重才能技藝(如《史記》“材能不及中人”)。
    • 賢良:側重道德品行(如漢“賢良方正”薦舉制)。

      材賢融合二者,更重綜合素養。


三、現代語義與使用語境

現代漢語中,“材賢”屬書面語,多用于:

  1. 曆史研究:描述古代人才選拔制度(如科舉、薦舉)。
  2. 文學創作:塑造德才兼備的人物形象。
  3. 學術論述:探讨儒家“選賢與能”的政治理念。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許慎(漢)撰,段玉裁(清)注. 《說文解字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3. 十三經注疏整理委員會. 《周禮注疏》.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0.
  4. 脫脫(元)等撰. 《宋史》. 中華書局, 1985.

網絡擴展解釋

“材賢”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cái xián,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所側重,主要可分為以下兩類解釋:

一、作為成語(強調能力)

指識别和選拔人才的能力,并使其得到合理利用。

二、作為名詞(指代人才)

可視為“賢才”的倒置詞,指德才兼備的人才。

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

拜假白厲厲百生百冶比比劃劃不死牛牚拒抽裂聡聡擔不起儋何東城父老傳夫唱婦隨鬲絶寡獨漢臯珠話靶狐魅箋布江沙角睐記錄近郡金字經俊捷鞠窮缦帛冒碰沒心沒想瞑睫内珰判别式畔道龐厘刨花乾則親密趨過趨俗柔伏入火三铢錢灑埽山東山相,山西出将攝衞識眄首足異處曙暮輝說破絲鞭松耳石塑鋼台基天鼓吐文圍擊位貌誣詞五角六張香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