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青團的意思、三青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青團的解釋

三民主義青年團的簡稱。國6*6*黨直接控制的青年政治組織。1938年7月成立,1947年9月,并入國6*6*黨。 羅廣斌 楊益言 《紅岩》第一章:“一看就明白,三青團想用肉感電影來争奪群衆!”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三青團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三青團是“三民主義青年團”的簡稱,為近代中國曆史上的政治組織。該團于1938年7月9日在武漢成立,隸屬于中國國民黨,以“團結青年、訓練青年”為宗旨,名義上奉行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思想。其全稱中的“三青”取自“三民主義青年”的縮寫,核心任務是吸納知識青年參與政治活動,培養國民黨後備力量。

從組織架構看,三青團設中央團部與地方分團,蔣介石兼任首任團長。抗日戰争期間,該團曾組織青年參與戰地服務、宣傳動員等工作,并在國統區開展思想教育。1947年9月,國民黨實施“黨團合并”,三青團正式并入國民黨,其成員轉為國民黨黨員。曆史學界認為,三青團的活動既反映了國民黨試圖強化青年群體控制的意圖,也暴露了其内部派系矛盾,如與CC系的權力沖突。

(參考資料:中國社會科學院《中華民國史》、武漢大學曆史學院《中國近代青年運動研究》、中華書局《民國組織機構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

三青團,全稱“三民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國民黨下屬的青年政治組織,其曆史背景和作用如下:

  1. 成立背景與時間
    三青團成立于1938年7月,正值抗日戰争時期。在國共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推動下,各地愛國青年自發組織抗日救亡活動,蔣介石為整合青年力量、強化國民黨影響力,通過國民黨臨時全國代表大會決議設立該組織。

  2. 主要目的
    根據蔣介石的表述,三青團成立目标包括:凝聚抗戰建國的力量、集中國民革命新力量、實現三民主義。初期以抗日救亡名義吸納青年,開展戰地服務、宣傳慰問等活動。

  3. 性質與演變
    三青團名義上是青年組織,實際由國民黨直接控制,骨幹多來自“複興社”和“CC系”成員。抗日戰争後期,隨着國民黨政策轉向限共、反共,三青團逐漸成為特務活動工具,性質從抗日轉向政治控制。

  4. 解散與影響
    1947年9月,三青團并入國民黨,結束獨立存在。其存續期間規模一度接近國民黨,但因内部腐敗和派系鬥争,最終未能實現“複興國民黨”的初衷。

三青團是國民黨在特殊曆史時期為整合青年力量而設立的組織,兼具抗日救亡與政治控制的雙重性,後期成為國民黨鞏固統治的工具。更多細節可參考鳳凰網、360百科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寶鳳保胎弁韓冰蠶操制裮被嗔色辭推促遽單人滑雕蟲末技地魄奪路蠹魚友發标防特費腳手封石公有黑天惠美诨名薦蔣檢勘袷衣竟案寂阒坎阱空首兩湖書院臨川羨魚鱗亞懋業木杆内人拍案旁靡偏注瓢勺平刑千人針戚家輕果邛钜忍痛割愛阮囊羞澀僧刹讪駡赦恩盛旦盛會束載碎辭彈簧門退守望國無盡燈銷靡信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