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退守的意思、退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退守的解釋

[retreat and stand on the defensive] 向後退并采取守勢

退守一方

詳細解釋

(1).後退防守。 晉 陸機 《漢高祖功臣頌》:“進謁嘉謀,退守名都。”《三國演義》第七二回:“今 操 退守 陽平關 ,其勢已孤,先生将以何策退之?” 茅盾 《子夜》七:“在勝負未決定的時候去懸想勝後如何進攻罷,那就不免太玄空;去籌劃敗後如何退守,或準備反6*攻吧,他目前的心情又不許。”

(2).不謀榮祿,恪守正道。 宋 葉適 《夫人王氏墓志銘》:“諸子恂恂退守,諸孫惟筆硯得親近。” 宋 葉適 《蔡良甫觀頤堂》詩序:“觀頤有二義:士窮在下,安分内足而不希非意之獲,斂躬退守而不顧因人之榮。”

(3).退隱,退居。《兒女英雄傳》第三五回:“隻我自己讀書一場,不曾給國家出得一分力,不曾給祖宗增得一分光,今日之下,退守山林,卻深望這個兒子完我未竟之志。”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退守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退守”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主要含義,綜合多個來源的信息:

  1. 軍事策略
    指向後撤退并采取防禦姿态。如《三國演義》中曹操退守陽平關,《子夜》中提及敗後籌劃退守。現代例子包括抗日戰争期間中國海軍退守長江,以及蔣介石退守台灣的史實。

  2. 恪守正道
    指不追求功名利祿,堅守道德準則。宋代葉適在《蔡良甫觀頤堂》中提到“斂躬退守”,強調安分守己的品格。

  3. 退隱生活
    可表示隱居或遠離紛争,如陸遊詩句“故侯老退守瓜壟”描繪了歸隱田園的場景。


語言擴展

具體用法需結合語境,如軍事行動中強調戰略調整(如的抗戰案例),文學作品中則多體現人生選擇(如的詩詞引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退守的意思

退守是指在面臨強大壓力或困難時,選擇撤退并采取守勢,以保護自己或避免進一步的傷害。

拆分部首和筆畫

《退守》這個詞的部首是⻍,總筆畫數為12。

來源與繁體

《退守》是中國的一個漢字詞語,源自于古代的文字演變過程。在繁體字中,退守的寫法為「退守」。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不盡相同,但基本上可以通過小篆、籀文等形式大緻了解。退守在小篆中的寫法為「退守」。

例句

1. 當遭受敵人的進攻時,部隊隻能選擇暫時退守。

2. 面對困境,他決定退守一段時間,重新規劃自己的未來。

組詞

1. 退縮:指因膽怯或恐懼而向後退卻。

2. 退避:指在遇到困難或矛盾時主動避開以避免沖突。

3. 攻守:指進攻和守備兩種軍事行動。

近義詞

1. 撤退:指有效地撤出戰鬥或危險的區域。

2. 退避:指通過回避、繞行等方式躲避、避免沖突。

反義詞

1. 進攻:指主動向敵人展開攻擊的行動。

2. 進取:指積極主動地追求進步、發展。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