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束載的意思、束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束載的解釋

捆物裝車。《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鄭穆公 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束載”是一個漢語詞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主要解釋:

一、基本含義與出處

  1. 原意解釋
    讀音為shù zǎi,字面意思是“捆物裝車”,指将物品捆綁後裝載到車上。這一用法最早見于《左傳·僖公三十三年》的記載:“鄭穆公使視客館,則束載、厲兵、秣馬矣。”(描述鄭國為備戰而整理裝備的情景。)

  2. 引申為成語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歸類為成語,引申為“容納或承載的量已達極限”,強調無法再承受更多壓力或負擔。例如:“資源使用已束載,需優化分配。”


二、使用場景與示例


三、近義詞與關聯詞


提示:若需查閱古籍原文或更詳細的例句,可參考《左傳》或《漢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束載(bù zài)是一個漢字詞語,可以拆分為“⺁”和“車”。其中,“⺁”是部首,表示與人有關的事物,“車”是字義,表示載運貨物的交通工具。束載的意思是限制或承載。 在甲骨文中,束載的寫法是“⺁+⺼+尺”,形狀類似于人物抱着一根木杠。漢字進入小篆階段後,束載的寫法變為“⺁+車”,現代漢字書寫則簡化為“⺁+車”。此外,束載的繁體字寫作“⺁+車”。 “束載”的意思來源于古代交通工具的限制與承載能力。當時的馬車或人力車,往往有一定的載重限制,車上的貨物不能超過一定的重量或數量,以确保行程安全和順利運輸。因此,“束載”逐漸演化為表示限制或承載的意思。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這輛卡車可以束載十噸重的貨物。 2. 他言辭鑿鑿,實在不該被束載于如此狹隘的觀念中。 3. 小說中的主角,肩負着束載家族榮譽的重任。 與“束載”相關的組詞有:束縛、限制、承載等。這些詞在表達上都帶有限制或負重的含義。 近義詞包括:限定、制約、約束等。這些詞語都表示對行為、想法、運動等進行限制或約束。 反義詞可為:解放、解除、放權等。這些詞語與束載相對,表示解開限制或擺脫束縛。 總結起來,“束載”意味着限制或承載,它的寫法經曆了演變,源自古代交通工具限制與安全的需要。在現代使用中,可以用來形容物體的負載能力,也可以用來比喻對行為、想法的限制。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