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立的意思、三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立的解釋

謂立德、立功、立言。語本《左傳·襄公二十四年》:“﹝ 穆叔 曰:﹞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節操》:“論曰: 範宣 之三立,德居其首;夫子之四科,行在其先。”按:“三立”乃 穆叔 之言, 王定保 誤作 範宣子 。參見“ 三不朽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立”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概念,源自《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其核心含義為人生追求的三種不朽境界:立德、立功、立言。

詳細解釋:

  1. 立德
    指樹立高尚的道德品行,成為道德典範。《左傳》将其列為首要,強調“創制垂法,博施濟衆”,即通過自身德行影響他人和社會。現代教育中,立德也延伸為“做人”的根本,強調個人修養與責任擔當。

  2. 立功
    意為建立功業,造福社會。古人認為“拯厄除難,功濟于時”是立功的核心,如平定亂世、推動改革等。當代語境下,立功可理解為在各自崗位上開拓創新、建功立業。

  3. 立言
    指著書立說,傳播思想真理。《左傳》提出“言得其要,理足可傳”,即言論需有深刻見解并流傳後世。現代視角中,立言不僅限于學術著作,也包括通過教學、科研等途徑為社會創造精神財富。

現代意義與運用:

“三立”不僅是對個人成就的概括,更蘊含中華文化對精神不朽的追求,至今仍對道德建設、職業發展等具有指導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立》的意思

《三立》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于描述某種思想或理念的基本準則或原則。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三立》由“立”(li)部首構成,其筆畫數為五畫。

來源

《三立》的來源較為廣泛,逐漸演變出許多不同的含義和用法。在古代,它指的是人們在行事上應該遵循的三項基本準則或要求。

繁體

《三立》的繁體字為「三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三立》的寫法與現代有些許差别,但整體結構相似,仍然由兩個部分組成,即「立」和「立」。

例句

1. 作為一名領導者,我要始終堅守三立,即正義、公平和公正。

2. 這個組織的宗旨是推崇三立,即忠誠、愛國和奉獻。

組詞

三立根據具體語境可以與其他詞彙組合成不同的詞語,例如:

- 三立者(堅持三立原則的人)

- 三立道德(三項基本道德準則)

- 四化三立(指國家現代化建設的三個基本準則)

近義詞

與《三立》意思相近的詞彙有:

- 三大原則

- 三大規範

- 三項準則

反義詞

與《三立》意思相反的詞彙有:

- 無原則

- 不合規範

- 無方向性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