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揭帝的意思、揭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揭帝的解釋

亦作“ 揭諦 ”。佛教語。護法神之一。《水浒傳》第四回:“直饒揭帝也難當,便是金剛須拱手。”《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鎮雷峰塔》:“禪師勃然大怒,口中念念有詞,大喝道:‘揭諦何在?快與我擒青魚怪來,和白蛇現形,聽吾發落!’”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揭帝”是佛教術語,亦寫作“揭諦”,主要指護法神之一。以下為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該詞源自佛教,指守護佛法的神靈,常見于漢傳佛教經典及文學作品中。其核心含義為“護法神”,具有驅邪護正的功能。

  2. 文學應用
    在古典文學中,“揭帝”常被提及以增強神話色彩。例如:

    • 《水浒傳》第四回:“直饒揭帝也難當,便是金剛須拱手。”
    • 《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鎮雷峰塔》中,法海禅師召喚揭帝擒拿青魚怪。
  3. 結構與延伸

    • 字形結構為“揭”(左右結構)與“帝”(上下結構)組合。
    • 部分文獻中,“揭”可能讀作“qì”,但此處讀音固定為“jiē dì”,與佛教專稱相關。

若需進一步了解佛教護法神體系或具體文獻出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揭帝》的意思

《揭帝》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來形容或稱贊某人公開、公正地指出皇帝或權威人物的錯誤、弊端或不公正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揭帝》的部首是手部,并且它可以看作是一個獨體字。根據規範漢字的書寫順序,它的總筆畫數為12筆。

來源

《揭帝》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曆史上的文獻記錄中。它在遙遠的古代,是作為一種社會輿論或聲讨的方式存在的。在一個通常由權威統治的社會中,大膽地批評皇帝是一種非常勇敢的行為,因此這個詞的使用也體現了人們對公正與真理的追求。

繁體

《揭帝》的繁體字形為「揭帝」,除了字形稍有不同外,其意義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揭帝」這個詞是以繁體字形「揭帝」的方式書寫的。漢字的書寫方式在不同的曆史時期有所變化,但是詞語的含義大緻保持不變。

例句

1. 他以勇敢的态度揭帝,大膽批評皇帝的錯誤。

2. 這位作家的作品揭帝不畏強權,赢得了大家的贊賞。

組詞

揭批、揭露、帝王、皇帝

近義詞

揭露、公開批評、聲讨、指責

反義詞

捧帝、奉承、迎合、崇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