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棋槊的意思、棋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棋槊的解釋

亦作“棊槊”。即握槊。古代博戲。相傳 南北朝 時傳入,後演變為雙陸。 唐 韓愈 《示兒》詩:“酒食罷無為,棋槊以相娛。” 元 陳樵 《蔗庵賦》:“琴樽命客,棊槊交午。”參閱《魏書·藝術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棋槊”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詞義

“棋槊”讀作qí shuò,指一種古代博戲,即“握槊”。它起源于南北朝時期,後逐漸演變為“雙陸”(一種類似棋類的遊戲),常作為文人雅士的娛樂活動。

二、曆史背景與演變

  1. 起源與傳播
    據《魏書·藝術傳》記載,棋槊由南北朝時期傳入中原,結合了棋類與投擲類遊戲的規則。
  2. 遊戲形式
    玩法可能與“雙陸”類似,需通過擲骰子移動棋子,兼具策略與運氣,常與琴酒相伴,成為文人社交活動的一部分。

三、文學例證

唐代韓愈在《示兒》詩中提到“酒食罷無為,棋槊以相娛”,元代陳樵的《蔗庵賦》也有“琴樽命客,棊槊交午”的描述,均體現其作為雅集娛樂的功能。

四、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雙陸棋的具體規則或曆史文獻,可參考《魏書》或唐代棋類相關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棋槊的意思

棋槊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指的是古代用于下棋時所使用的蓋在棋子頂部的裝飾物。它可以用來區分不同色彩的棋子,幫助玩家更好地辨認棋子的歸屬。

拆分部首和筆畫

棋槊的部首是木(木字旁),拆分成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木,代表木頭或樹木;第二個部分九,是九畫的字。

來源

棋槊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自古以來就有蓋在棋子頂部的裝飾物。在中國古代宮廷中,貴族們會使用精美的裝飾品來區分自己的棋子,并彰顯自己的身份地位。

繁體

棋槊的繁體字為棋槊,與簡體字沒有太大差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棋槊的字寫作棊槊。字形與現代稍有不同,棋的部分寫作「棋」字的舊字形,槊的部分寫作「槊」的舊字形。

例句

1. 他使用金質的棋槊來增加棋子的氣勢。

2. 為了區分各方的棋子,他在棋槊上鑲嵌了不同的寶石。

組詞

1. 棋盤:下棋時用于擺放棋子的平面。

2. 棋子:下棋時使用的小塊物體。

3. 棋譜:記錄下棋過程的書面或電子格式。

4. 槊矛:一種古代兵器,形狀類似于長矛。

近義詞

棋帽、棋置、棋篾。

反義詞

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