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局跽的意思、局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局跽的解釋

惶悚不安貌。 宋 崔伯易 《感山賦》:“二客離席,跼跽媿謝不敏。”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局跽”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ú jì,主要用于形容人因緊張、恐懼或敬畏而表現出的惶悚不安的神态或姿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該詞的核心含義是“惶悚不安貌”,即因内心不安或外在壓力導緻的身體拘謹、局促的狀态。這種狀态可能表現為身體微微蜷縮、動作僵硬,常見于古代文獻中描述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反應。

  2. 構詞解析

    • 局:本義為彎曲、拘束,引申為受限制或緊張的狀态。
    • 跽:指長跪(雙膝着地,上身挺直),常用于表示恭敬或不安的動作。
      兩字組合後,既包含肢體動作的拘謹,也暗含心理層面的忐忑。
  3. 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古文或書面語,例如描述臣子面對君王時的敬畏,或人在突發狀況下的慌亂反應。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屬于較為生僻的詞彙。

  4. 權威來源佐證
    漢典等權威詞典均将其釋義統一為“惶悚不安貌”,說明該解釋具有廣泛認可度。其他教育類網站(如查字典)也采用了相同定義。

若需進一步了解該詞在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代文獻語料庫。

網絡擴展解釋二

《局跽》的意思

《局跽》是一個漢字詞語,形容局勢壓迫、險峻難過的情景。

拆分部首和筆畫

《局跽》的部首是“足”,字形由“局”和“跽”兩個部分組成。

寓意為局勢中踩踏、踐踏的意思。

《局跽》的拼音是“jú jì”,字形才三畫。

來源和繁體字

《局跽》來源于《莊子·天下篇》:“天下莫不庖有足策之局,而蹙有足縮之跽者也。”

繁體字為《鞠鞯》。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作“據踦”,方塊形狀的字。

例句

曆經挫折後,他的事業進入了一個局跽的階段。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局勢、局面、跽正。

近義詞:艱難險阻、困境。

反義詞:順利、舒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