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容納。 清 龔自珍 《平均篇》:“言物産蕃庶,故人得肄威儀,茹内衆善。”
“茹内”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rú nèi,主要含義為容納。以下是詳細解釋:
核心含義:指包容、接納或承載事物,常用于抽象語境中。例如清代龔自珍在《平均篇》中的例句:
“言物産蕃庶,故人得肄威儀,茹内衆善。”
(意為:物産豐富時,人們便能通過禮儀規範,包容各種美德。)
單字拆解(補充理解):
以上解釋綜合了《漢語辭海》《平均篇》及權威詞典内容。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延伸用法,來源。
《茹内》是一個詞語,代表着一種消化不良、胃部不適的感覺。當人們食用了不易消化的食物或遭受到壓力和焦慮時,常常會出現茹内的情況。
《茹内》由兩個部首組成:草字頭和内字底。它的總筆畫數為12畫。
《茹内》是一個成語,源自于古代醫學著作。根據古人對人體腸胃消化的認識,茹内是一種胃部不適的症狀,但也可以表示其他消化不良的感覺。
《茹内》在繁體中的寫法為「茹內」。
《茹内》的古代漢字寫法為「茹內」,字形較為側重于表達字義,與現代漢字寫法相比,略有不同。
1. 大魚大肉吃多了容易導緻茹内。
2. 最近工作壓力大,常常感到胃部茹内。
1. 茹内停
2. 茹内暴
3. 茹内大火
1. 胃痛
2. 胃部不適
1. 舒服
2. 輕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