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容纳。 清 龚自珍 《平均篇》:“言物产蕃庶,故人得肄威仪,茹内众善。”
“茹内”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rú nèi,主要含义为容纳。以下是详细解释:
核心含义:指包容、接纳或承载事物,常用于抽象语境中。例如清代龚自珍在《平均篇》中的例句:
“言物产蕃庶,故人得肄威仪,茹内众善。”
(意为:物产丰富时,人们便能通过礼仪规范,包容各种美德。)
单字拆解(补充理解):
以上解释综合了《汉语辞海》《平均篇》及权威词典内容。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延伸用法,来源。
《茹内》是一个词语,代表着一种消化不良、胃部不适的感觉。当人们食用了不易消化的食物或遭受到压力和焦虑时,常常会出现茹内的情况。
《茹内》由两个部首组成:草字头和内字底。它的总笔画数为12画。
《茹内》是一个成语,源自于古代医学著作。根据古人对人体肠胃消化的认识,茹内是一种胃部不适的症状,但也可以表示其他消化不良的感觉。
《茹内》在繁体中的写法为「茹內」。
《茹内》的古代汉字写法为「茹內」,字形较为侧重于表达字义,与现代汉字写法相比,略有不同。
1. 大鱼大肉吃多了容易导致茹内。
2. 最近工作压力大,常常感到胃部茹内。
1. 茹内停
2. 茹内暴
3. 茹内大火
1. 胃痛
2. 胃部不适
1. 舒服
2. 轻松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