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柔鐵的意思、柔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柔鐵的解釋

熟鐵。《北齊書·方伎傳·綦毋懷文》:“以柔鐵為刀脊。” 宋 沉括 《夢溪筆談·辯證一》:“世間鍛鐵所謂鋼鐵者,用柔鐵屈盤之,乃以生鐵陷其間,泥封煉之,鍛令相入,謂之‘團鋼’,亦謂之‘灌鋼’。此乃僞鋼耳,暫假生鐵以為堅,二三煉則生鐵自熟,仍是柔鐵。”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柔鐵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指古代對可鍛鐵(即熟鐵)的别稱,其核心特征為質地柔軟、延展性強,區别于脆硬生鐵。該詞主要出現在古代冶金文獻中,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但作為專業術語仍具研究價值。以下從語義演變、文獻依據及科學屬性三方面解析:


一、語義解析與古籍溯源

  1. 本義

    “柔”形容質地柔軟、易彎曲;“鐵”指金屬鐵。合稱特指經反複鍛打脫碳處理的熟鐵,其碳含量低于0.02%,故硬度低、塑性高。

    文獻依據:

    • 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錘鍛》:“凡鐵性逐節粘合,塗上黃泥,火薪煅煉,泥滓成枵而去,取其神氣為媒合。膠結之後非灼紅斧斬,永不可斷,故曰柔鐵。”
    • 清代《康熙字典》引《正字通》:“柔鐵,熟鐵也。”
  2. 技術語境

    古代将“柔鐵”與“生鐵”(脆硬不可鍛)、“鋼”(含碳量適中)并列為三大鐵材,如《天工開物》載:“凡鐵分生、熟,出爐未炒則生,既炒則熟。生熟相和,煉成則鋼。”


二、科學屬性與現代對應

特性 柔鐵(熟鐵) 對比:生鐵
碳含量 <0.02% 2.1%–4.3%
冶煉工藝 生鐵脫碳鍛打 高爐直接冶煉
機械性能 延展性強,可拉絲、軋制 脆硬,僅適鑄造
現代名稱 工業純鐵(近似) 鑄鐵

三、權威文獻佐證

  1.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

    釋“鐵”為“黑金也”,雖未直釋“柔鐵”,但指出鐵材需“煉而柔之”,印證柔化工藝的存在。

  2. 《中國冶金史》(北京科技大學編)

    明确将“柔鐵”歸類為古代熟鐵,其工藝需“炒煉去碳,鍛打成器”,屬早期鋼鐵技術關鍵階段。


結論:

“柔鐵”是漢語史上對熟鐵的專稱,其定義依托于古代冶金實踐,強調材質柔韌、可鍛性強的特性。現代工業中,其性能對應“工業純鐵”,但因工藝演進,術語已被“熟鐵”“低碳鋼”等取代。該詞的文化價值在于承載了中國古代鋼鐵技術的發展脈絡。

網絡擴展解釋

“柔鐵”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結合語境區分:

1. 本義:古代冶金術語(熟鐵) 指經過鍛打的熟鐵,質地較軟且韌性好。該解釋源自《北齊書》和沈括《夢溪筆談》的記載:

2. 引申義:姓名學中的寓意(需謹慎參考) 部分取名網站(如)認為“柔鐵”可拆解為:

其他說明:
将“柔鐵”解釋為“性情溫和而堅定”的成語,但未見于權威詞典,可能為現代衍生用法。實際古籍中未見該成語用例,建議優先參考冶金相關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白唐班瑞常楊重光累洽崇樹傳遞畜君達惠戴山鳌單寡刁鑽古怪敦敍貳端二旬九食風器幹淺功架功屦關嶮過轶豪貴昏黝角鷹家笥揭箧擔囊棘蔓驚心吊膽金線泉九舉絕後光前慷慨赴義枯骨郎曹朗烈镂飾面是背非明線抛毬樂破棄秦和蛩蟁氈取友如風過耳燒手盛宣懷畲菑視察事幹時銅授器恕貸貼墨替己同父頭醋王班惟有尾鬃相機行事小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