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授予名位。 晉 陸機 《辯亡論下》:“推誠信士,不恤人之我欺;量能授器,不患權之我逼。”
“授器”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授器(拼音:shòu qì)指授予名位或職位,強調根據個人能力賦予相應的權責。該詞由“授”(給予、任命)和“器”(才能、職位)組合而成,常見于古代文獻中。
該詞最早見于晉代陸機《辯亡論下》:“推誠信士,不恤人之我欺;量能授器,不患權之我逼。”
此句意為:推崇誠信之士,不擔心被人欺騙;根據才能授予職位,不憂慮權力被脅迫。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曆史背景,可參考《辯亡論》等文獻。
授器是一個漢字詞語,擁有多重意思。下面将對其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進行闡述,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授器的拆分部首為手(扌)和器(器),其中手為左部,器為右部。根據字典統計,它共有13筆。
授器是漢字的構詞方式,由授和器兩個字組合而成。授有贈與、傳授的意思,器指工具、器物。因此,授器表示傳授工具或者傳授器物的意思。
授器的繁體字為授器,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授器的構造與現代略有不同。手的上邊是一橫,下面則是一個類似“丶”的小點;器的構造與現在相同。
1. 他通過授器傳授給學生們許多有關實踐的知識。
2. 這位老師用心授器,培養了很多優秀的學生。
授職、授業、授命、器械、器材、器重。
授課、教授、賜予、提供。
領悟、領會、取用、使用。
【别人正在浏覽】